你買過/發(fā)現(xiàn)過哪些值得推薦的茶品牌?
沒有。而且是隨著對茶葉認識的增加,對各種品牌會更加的不信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茶葉的經營方式不適合品牌。
茶葉起源于中國,中國也是最早使用飲用茶葉的國家,先是東亞的日本朝鮮,后是東南亞南洋,再是隨著航海時代和絲綢之路飲茶習俗到了印度中東,最后到了歐洲美洲。在古代茶葉是沒有商標品牌概念的,所標注只有所來自中國的茶葉絲綢,再仔細一點就是來自中國蘇州杭州,福州泉州廣州漢口的茶葉絲綢。到了近現(xiàn)代以后,才有的西方引進的品牌企業(yè)概念,如1915年大家一直說的十大名茶其實是中國代表隊推出的茶葉代表,并不是得獎名錄,真正的得獎名錄是大獎章類,農商部選送的紅綠茶雨前茶烏龍茶祁門茶等,浙江江西安徽福建的紅綠茶等,金牌獎章有江蘇江寧陳雨耕雨前茶,上海茶葉會館的三星牌紅茶,湖南瀏陽商會紅茶,上海茶葉會館地球牌紅茶等。到建國以后隨著各種企業(yè)的改制轉制基本上沿用了民國以來的經營方式,茶農種茶制茶 ,企業(yè)茶廠精加工包裝出售,基本上都能夠保持產地生產,產地收購,再統(tǒng)一包裝出售,這樣的話,一些品牌產地特征是非常明顯的,如在八九十年代,去杭州的一些老字號,老商號買西湖龍井,基本上都能夠買到正宗當然西湖龍井,一些茶友經?;匚哆^去買的茶葉口味香味就是這個原因。
真正讓品牌發(fā)生變化是在近二三十年,技術開放了,貿易開放了,注冊經營也開放了,產品特點反而沒有了。具體是在產量的供應上,如武夷的牛欄坑肉桂,注冊的企業(yè)品牌專賣店不下幾百家吧?那真正牛欄坑產量有多少?一共三四十畝,一千多斤產量,平均一個品牌企業(yè)一年賣幾斤茶葉?西湖龍井也一樣,像西湖牌,盧正浩牌貢牌,這些大品牌一年銷售的茶葉和產地的產量,收購的數(shù)量能對應起來嗎?還記得前幾年的熱帶雨林事件嗎?沒有到班章收購過茶葉,甚至連廣告中的少數(shù)民族茶農都沒有一個是當?shù)厝?。等等這樣事情在茶葉品牌銷售宣傳中數(shù)不勝數(shù),您說這些大品牌都值得推薦嗎?
經常有人拿立頓和中國茶企來對比,我承認立頓的茶葉等級都不好,茶包的用茶用的是低檔的茶末茶碎,但是中國茶企這些經營方式難道也正常嗎?其他的不說 ,就聊聊大益這個金融公司吧?大益有收購過單價超過五十一斤的毛茶嗎?翻遍百度都找不出來吧?一家企業(yè)或者一個行業(yè)把暴利,幾十倍或者幾百倍(88青所以萬倍十萬倍利潤)當成斂財手段,您想還有值得推薦的品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