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以前,老百姓是不是一輩子都很難出一個縣城?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第8863條回答。
古代很多農民,一生沒有去過縣城。
紅軍長征到云南,發(fā)現(xiàn)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當時紅軍沒有云南的詳細地圖,只能依靠向導指路。
但當?shù)厣矫褚话悴粫x家超過二三十里,所以只能指路一小段。
這給紅軍急行軍造成極大的麻煩,直到意外繳獲了云南軍閥龍云的軍用地圖,這才解決了問題。
為什么會這樣?
原因如下:
第一,中國農村是自給自足的。
薩沙看過以前的資料,一個中緬邊境的山村,一年唯一的對外接觸。
這個村子的少數(shù)民族村民,準備好了辛苦一年種植的鴉片,還有打獵的皮毛以及找到的少量寶石。
而馬幫也來到村外,他們一年只來一次,因為這里地形太難走,很不方便。
鄧賢這么寫:瑪青父親經過長時間深思熟慮,終于確定交換商品的主要內容,這些物品包括:五斤鹽,十斤火藥和鐵砂,一只煮爛飯的鋁鍋,兩根鋼針和一卷洋線,一面玻璃鏡子,一只敬菩薩的燭臺,一壺烈酒,一匹尼龍布,以及一只漂亮的銀項圈。這些物品一經換算,立刻耗盡這家人整整一年辛勤勞動的全部汗水和收成,但是他們毫無怨言,焦黑樸實的臉膛上漾出滿足和幸福的笑容。
就是這樣了。
其實對于山民來說,這些東西就足夠了。
鄧還很有趣的這么寫:當?shù)厝藳]有穿鞋的習慣,只有極少數(shù)頭人才能擁有一雙膠鞋。我看見這些膠鞋都印著中國商標,它們是通過邊境貿易流入金三角,然后幾經輾轉,普通膠鞋的身價就上漲數(shù)十倍乃至上百倍。我親眼所見,又是頭人阿金,以三甩鴉片的天價(約合九斤!),從商人手中換回一大一小兩雙中國膠鞋,大的當然歸他自己,小的給頭人的接班人兒子。
看看,就是這樣。
其實,這畢竟是60年代,如果是古代,那么除了食鹽、火藥鐵砂、針線和鍋以外,其他都不是必須要有的。因為布可以自己織,酒也可以自己釀。
所以,村民不需要太多的外來商品,也就沒有必要離開家。
第二,中國農村的必須商品,趕集就可以解決。
以上這些商品,既然馬幫都能解決,更別說鄉(xiāng)鎮(zhèn)的集市了。
當時任何一個村子附近一二十里,都會有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集市。
有的是天天都有集市,有的則是隔三差五會開,對于農民來說已經足夠了。
他們可以用糧食、布匹等等,換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根本不需要離開家多遠。
第三,古代離開家很困難。
其一是古代的醫(yī)療差,人一旦換環(huán)境很容易生病。
尤其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傳染病,你在家鄉(xiāng)習慣了這里的細菌,一到外地可能一病就死。
當年也沒有抗生素,一旦出現(xiàn)細菌感染,哪怕是肺炎都很危險。
其二是古代沒有今天的旅行設施,政府的驛站不接納普通老百姓,長途旅行非常不方便。
即便可以住那種車馬大店,吃住也非常不衛(wèi)生,很容易染病。
其三是古代交通不發(fā)達,車船旅行的價格都很昂貴,普通老百姓很難承受。
如果徒步或者騎馬旅行,速度非常慢,一般一天也就二三十公里。
從天津到北京只有130公里,今天打個響指就到了,古代徒步就要走上四五天。
如果從南京到北京的1000多公里,大家算算要多久。
第四,農民有什么理由離開家?
完全沒理由啊。
古代親戚全部都在一個村子附近,至少也在一個縣里面。
普通鄉(xiāng)民就算拜訪親友,也不會離開縣城。
而長距離旅行的人,只有官吏、商人、科舉考試的人還有就是云游四方的僧道,其他就沒有了。
農民根本不需要離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