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晾青的意思
茶葉采摘后,在炒制加工前需要將鮮葉晾青處理,即將采摘的鮮葉攤晾開來,經(jīng)過 一定的時間,用來揮發(fā)掉鮮葉表面的水分以及使鮮葉適當萎凋到合適的程度,而后再進行 炒制加工。鮮葉在攤晾的過程中,牙葉內部會發(fā)生一系列有利于提升茶品質的理化變化,如 水分散失,葉子柔軟,炒制時可減少茶汁擠出,增加可塑性,有利整形;順式青葉醇和青葉醇 的散失,有利于減少青草氣;多酚類氧化產生的鄰醌會形成香氣,使茶葉具有香馥的特色; 部分脂型兒茶酚素轉化為非脂型兒茶酚素,可減少苦澀味;蛋白質水解成茶氨酸、谷氨酸、 天門冬氨酸等游離氨基酸以及可溶性糖的增加,可使茶湯富有“甘醇鮮美”的滋味,大大提 高茶葉品質。因此,茶葉晾青萎凋這道工序對茶葉的質量極為重要,傳統(tǒng)的晾青方法是將茶葉 鮮葉平攤在地面上,一般為2-6厘米厚。其次,在晾青過程中需要經(jīng)常進行翻動,以免因為茶葉大量堆積在一起造成溫 度升高而損害茶葉鮮葉。晾青的過程中,需要時刻注意溫度和濕度,陰郁天氣、晝夜溫差都會造成鮮葉上的水分不能及時揮發(fā)而影響茶葉質量。
茶葉中做青的目的和原則
我們常說的做青也叫碰青、搖青、殺青,這是制作茶葉的其中一道工序,一般最常見的茶類屬烏龍茶較多(比如鐵觀音等茶)當然有些綠茶、白茶也需要做青。其目的通俗的講就是去除茶葉中多余的水質讓原本的茶香做出來!當沒做一次青,茶葉都會揮發(fā)一定的水質,反正做青的次數(shù)也多時間越長茶葉的香氣越好,但這不是一定的,現(xiàn)實中還是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原則的話看你是做什么茶,如果是做綠茶的話,做青的力度和次數(shù)要縮小,因為力度太大次數(shù)太多,會導致茶葉發(fā)紅,也就是半發(fā)酵,綠茶的原則就是不能讓茶葉發(fā)酵,發(fā)酵了就不叫綠茶了,叫烏龍茶了。反之烏龍茶的做青一般都要做出紅邊,也就是說半發(fā)酵,做青由第一次的輕,再到第二次加重,這樣持續(xù)!間隔時間也很講究,一般1-3小時做一次青。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茶葉還有過夜,等到第二清早你會聞到一股滿滿的茶香。實際上我這里還是簡單的講述,真正要講,可能一下午也寫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