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出產量(全國茶葉面積及茶葉產量)
全國茶葉面積及茶葉產量
事實上,貴州的茶葉產量是很高的,只是貴州的茶葉有很大一部分是自給自足,老百姓自己手工制作后就自己保留了,沒有流入市場而已
因為交通閉塞,貴州茶葉以前是以手工為主,在現(xiàn)代化作業(yè)競爭中處于下風。效率低下的貴州茶葉在與全國特別是沿海地區(qū)茶葉競爭中處于落后局面,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之后才有逐步改觀,起步比他們晚了很多年。作為后起之秀,貴州茶葉一直在做著后發(fā)趕超的事。相信隨著時間的順延,貴州茶葉的優(yōu)質一定能哺育出幾個響當當?shù)拇笃放啤?/p>
各省茶葉產量和消費量
2020年中國茶葉產量最高的省份為福建省,茶葉產量達到43.99萬噸;其次為云南省,產量為43.72萬噸;第三為湖北省,產量為35.25萬噸。
隨著我國茶葉需求量的不斷上升,以及茶園面積的不斷擴大,我國茶葉產量逐年上升。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中國茶葉產量為297萬噸,相對于2019年上升了6.9%。
全國茶葉面積排名
“天下第一壺”位于中國名茶之鄉(xiāng)遵義湄潭縣天壺公園,體積為28360.23立方米,建筑面積5000余平方米,壺高73.8米,壺身最大直徑2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壺實物造型,并于2006年5月18日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授予(中國之最)最大實物造型,被譽為遵義的又一地標性建筑。
全國茶葉面積及茶葉產量占比
據(jù)福建省農業(yè)廳統(tǒng)計,2008年,福建省茶葉總產量達24.73萬噸,占全國的19.2%,位居全國第一位;毛茶產值約70億元,居全國第二位;單產每畝99公斤,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0.2%。其中烏龍茶產量占全國85.7%;茶園種植面積260萬畝,占全國10.5%,居全國第二位。
截至去年底,福建擁有大小茶葉初、精制加工廠8000多家,國家龍頭企業(yè)2家,省部級龍頭企業(yè)26家,獲省名牌產品55個,中國名牌產品或名牌農產品6個,9個產品獲中國馳名商標。
去年福建茶葉出口量約2.3萬噸,特別是烏龍茶、白茶等特種茶類在國際市場占據(jù)了重要地位。
2017年茶葉總面積
第一,云南省:干毛茶產量為46.6萬噸,成品茶35.7萬噸,精制率達到77%。
第二,湖北省:湖北茶園總面積已達到482萬畝,茶葉總產量33萬噸,茶葉的農業(yè)產值達到168億元,茶葉出口貨值達1.5億美元。
第三,福建省:茶葉總產量達32.1萬噸,茶園面積332萬畝;毛茶產值150億元。
第四,湖南省:茶葉產量30.8萬噸,茶園面積達到313萬畝。該省出口茶葉近5萬噸、創(chuàng)匯1.7億美元。
第五,四川省:茶葉產量30.1萬噸,實現(xiàn)毛茶產值242億元,綜合產值726億元。
第六。浙江省:浙江茶園面積為201.36千公頃,茶葉產量為17.72萬噸。
第七,河南省:茶葉年產量8.3萬噸、產值139億元。全省茶農100萬人以上,茶業(yè)從業(yè)人員139萬人左右,大型及初具規(guī)模茶葉加工企業(yè)300多家。
第八,江蘇省:干毛茶總產量1.53萬噸、產值27.65億元。
全國茶葉總產量
據(jù)福建省農業(yè)廳統(tǒng)計,2008年,福建省茶葉總產量達24.73萬噸,占全國的19.2%,位居全國第一位;毛茶產值約70億元,居全國第二位;單產每畝99公斤,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0.2%。其中烏龍茶產量占全國85.7%;茶園種植面積260萬畝,占全國10.5%,居全國第二位。
截至去年底,福建擁有大小茶葉初、精制加工廠8000多家,國家龍頭企業(yè)2家,省部級龍頭企業(yè)26家,獲省名牌產品55個,中國名牌產品或名牌農產品6個,9個產品獲中國馳名商標。
去年福建茶葉出口量約2.3萬噸,特別是烏龍茶、白茶等特種茶類在國際市場占據(jù)了重要地位。
全國茶葉面積及茶葉產量排行
福建,云南,四川,貴州,廣西,安化
全國茶葉種植總面積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樹種植國
中國擁有3000多年的飲茶歷史,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種植國,也是茶園面積增速最快的國家,2014年茶園面積265萬公頃,比2000年增加156萬公頃,增幅達143%。印度位居第二。
由于茶園面積增加及科技進步使單位面積產量提高,世界茶葉產量穩(wěn)步增長。2014年,茶葉產量前十位的國家分別是:中國、印度、肯尼亞、斯里蘭卡、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亞、阿根廷、日本和孟加拉國。
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成21世紀以來茶產業(yè)發(fā)展亮點
如今,世界茶葉生產早已不是過去小農經(jīng)濟時代粗放的生產加工方式,與茶葉有關的產業(yè)鏈條發(fā)生了長足的進步和發(fā)展,茶產業(yè)不再是原茶產品的簡單售賣,而成為一系列緊密相關的環(huán)節(jié)。21世紀以來制茶工藝和技術突飛猛進,世界涉茶產業(yè)的發(fā)展也日趨多樣化??偟膩碚f,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涉茶產業(yè),都離不開科研,科研會帶動茶葉生產、茶葉加工、茶葉貿易的繁榮,不僅會提高茶葉的產量,還會提高茶葉的質量,更會隨之提高茶葉的銷量。21世紀的世界茶業(yè)在科技工作者和先進科技技術共同推動下,在茶園管理、栽培育種、生產工藝方法、產品創(chuàng)新和銷售管理等方面均取得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已成為21世紀以來茶產業(yè)發(fā)展的亮點。
中國茶葉規(guī)模
“中國最大的茶園”就在浙江的松陽縣,全縣擁有超12萬畝茶園,最密集超8萬畝。由于深藏在麗水的深山里,在國內的知名度不高,近年來才大力拓展旅游,旅游起來之后,這里的青山綠水成了很大旅游賣點,當?shù)匾跃薮蟛杼?、明清古?zhèn)、少數(shù)民族村寨、云霧山等為旅游主要特色。
中國國家地理曾把松陽,譽為“最后的江南秘境”,松陽縣的人口很少,山多地少,除了漢族以外,有畬族、苗族、回族、壯族、白族、土家族等很多少數(shù)民族居住,不少山區(qū)的山頂建有少數(shù)民族村寨,所以風光景色都較為特別。
由于松陽是留存完整的“古典中國”縣域樣板,歷史上由于一直地處深山,不在交通干道的節(jié)點上,所以避開很多的戰(zhàn)爭戰(zhàn)亂,保存的較為原始古樸。多數(shù)人來松陽旅行,多會去古建筑特別多的松陽老縣城,這里的老縣城是首批浙江省級旅游風情小鎮(zhèn),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老城內的明清古街,堪稱是是一部 “活著的清明上河圖”,多為清代至民國建造的土木結構二層樓房,古街上充滿的歷史悠長的積淀。
但其實在松陽,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景點,反而是這里的一座茶園“大木山茶園”。這座茶園里有棟很高冷的茶室,還曾登上福布斯雜志,被世界所知曉,成為當代中國建筑的一個小代表。這座茶室完全融入了這里的茶田之中,臨靠著一處碧綠的魚塘。
大木山茶室,是著名女建筑師徐甜甜的作品之一,茶室榮登2015年福布斯雜志建筑與景觀板塊。這位徐甜甜女建筑師,從清華大學畢業(yè)后赴美國哈佛攻讀,而后從業(yè)于美國和荷蘭的建筑事務所,從2005年回到國內發(fā)展,她的一系列作品,如宋莊美術館、杭州西溪會議中心、長白山公共活動中心等等,都在業(yè)內都很有影響。
茶園沉寂了千年之后,一座新茶室讓這片茶園享譽了全球
自從松陽大木山竹亭和茶室上了福布斯雜志,后來又上了國內很多大平臺網(wǎng)站的首頁,被大量的轉發(fā)和傳播,讓這里成為一處中國的網(wǎng)紅景點。直至今日,這里的一棟茶室,一直都在被預定,一些很文藝和高端的會議都在這里舉行,雖然茶室外面看其實看不出多少神奇的感覺,但內部設計確實非常的精妙。
很多人因為茶室的出名,而知道了大木山茶園以及茶園騎行。松陽全縣擁有茶園11.56萬畝,連片的茶園面積有8萬畝之多,大木山茶園是松陽生態(tài)茶園的典范,茶園核心景區(qū)面積2300余畝,是“中國最大的騎行茶園”,旅游主要都集中的核心區(qū)位置。
雖然這里缺少平整的耕地,都是丘陵和山脈,但云霧繚繞的氣候和多礦物質的土壤,讓這里非常合適種植茶葉,而且是整個山谷大片區(qū)域都是茶園,航拍場景壯觀。
松陽這里成為了浙南重要茶葉產地,當?shù)胤N植各類的茶葉,還是很多茶葉種植研究的重要科學基地。當?shù)匕撞琛?nbsp;龍井 、銀霜、福云等茶的品種皆有種植,是一個非常有茶文化的地方,當?shù)毓沛?zhèn)的很多財富,都是因為種茶而生。
松陽其實還是中國綠茶第一市,每年出產和交易綠茶3.5萬噸
茶葉種植在這里歷史悠久,這里就是一個因茶而生的古鎮(zhèn)。松陽縣的浙南茶葉市場,被譽為中國綠茶第一市,2019年這里的交易總量3.5萬噸,交易總額達64億元。目前松陽大木山茶園已經(jīng)建有游客中心,這里也是松陽地區(qū)游客去最多的一個茶園。
大山木茶園規(guī)模巨大,建議是要乘坐電瓶觀光車,也可以租借自行車騎行,騎自行車大概游玩2個小時可以轉完茶園景區(qū),茶田里有騎行環(huán)線8.3公里,專業(yè)騎行賽道7公里長。進入茶園,能在茶園里體會采摘茶葉的樂趣,也可以拍攝采茶女,或維護修剪茶樹的老人的身影,采茶的季節(jié),會有很多攝影師來這里紀實拍照,這座茶田也會看到很多拍攝婚紗的新人。
茶園面積巨大,走到茶園的高坡之上,也看不到茶園的邊,到處都是延伸的茶園的茶田埂。茶園里點綴有一些魚塘和民居。航拍附近的茶園,才能發(fā)現(xiàn)這里茶園非常整齊和壯觀,雖然茶田埂沒有非常整齊劃一,但龐大的規(guī)模還是讓人頗為驚奇。
在茶園田和周邊的路邊,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果樹,可以用票兌換茶園里的大碗茶喝,好鄉(xiāng)村的大碗茶味道,這種環(huán)境下喝大碗茶,非常有田園意境。
這里是著名的茶葉產地,當?shù)夭栉幕瘽庥?,就連做菜也會用茶葉。如果在這里的飯店用餐,會發(fā)現(xiàn)當?shù)夭枞~代替蔬菜和調料,進入了很多的菜品,茶文化已經(jīng)融入了當?shù)氐姆椒矫婷妗?/p>
全國茶葉年產量
2017年,全省茶園面積已達615萬畝,總產量達40萬噸(其中普洱茶產量17萬噸)。茶葉初制所(廠)8000多個、精制廠1000多個,精深加工規(guī)模居全國第二,2018年,全省茶葉面積增至630萬畝,綜合產值843億元,
2019年年底,茶產業(yè)在三產融合中跨越發(fā)展,全省實現(xiàn)茶葉總產量43.1萬噸,茶產業(yè)綜合產值達936億元。
全國茶葉面積及茶葉產量排名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產茶國,茶葉產量255萬噸,同比上升6%,占全球茶葉總產量44.8%。
印度位居第二,茶葉產量127.8萬噸,同比上升0.9%;肯尼亞44萬噸,同比下降7%。
產量位居前十的其他國家分別為:斯里蘭卡30.7萬噸、越南17.2萬噸、印尼12.5萬噸、土耳其10.2萬噸、阿根廷8.2萬噸、孟加拉國7.9萬噸、日本7.7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