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樹有什么特點(diǎn)。
梓樹, 又名河楸,花楸,水桐,楸豇豆樹,大葉梧桐,黃花楸,木角豆 木王?!拘螒B(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15~20米。樹冠倒卵形或橢圓形,樹皮褐色或黃灰色,縱裂或有薄片剝落,嫩枝和葉柄被毛并有黏質(zhì)。葉對(duì)生或輪生,廣卵形或圓 形,葉長寬幾相等,葉上端常有3~5小裂,葉背基部脈腋具3~6個(gè)紫色腺斑。圓錐花序。花冠淡黃色或黃白色,內(nèi)有紫色斑點(diǎn)和2黃色條紋。蒴果細(xì)長如豇豆,經(jīng)久不落。種子扁平,兩端生有絲狀毛叢?;ㄆ?~6月,果熟期8~9月。 【地理分布】原產(chǎn)我國,分布于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qū)。本地區(qū)有少量栽培。 【生態(tài)習(xí)性】喜光,稍耐陰,耐寒,適生于溫帶地區(qū),在暖熱氣候下生長不良,深根性。喜深厚肥沃;濕潤上壤,不耐干旱和瘠薄,能耐輕鹽堿土??刮廴拘暂^強(qiáng)。 【病蟲害】主要有楸蛾等為害。 【育苗栽培】繁殖以播種為主。 【綠化用途】梓樹樹體端正,冠幅開展,葉大蔭濃,春夏黃花 滿樹,秋冬莢果懸掛,是具有一定觀賞價(jià)值的樹種。可作行道樹、庭蔭樹以及工廠綠化樹種。嫩葉可食;根皮或樹皮的韌皮部(名梓白皮)藥用,能清熱、解毒、殺蟲;種子亦入藥,為利尿劑;木材可作家具,為速生樹種,可作行道樹。 【別名】臭梧桐、黃金樹、豇豆樹、水桐、梓實(shí)、梓白皮 木王 【來源】紫葳科梓屬植物梓樹Catalpa ovata G. Don,以果實(shí)、樹白皮和根白皮入藥。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摘下果實(shí),陰干或曬干;冬春可采剝樹皮及根皮,去外層粗皮,曬干。 【性味歸經(jīng)】 果實(shí)(梓實(shí)):甘,平?! ∑ぃㄨ靼灼ぃ嚎?,寒。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樹皮、果、葉有小毒,多量可使中樞神經(jīng)麻痹、呼吸抑制、影響心臟而致死亡。 【功能主治】 果實(shí):利尿,消腫。用于浮腫,慢性腎炎,膀胱炎,肝硬化腹水?! ∑ぃ豪麧駸幔瑲⑾x。外用治濕疹,皮膚瘙癢,小兒頭瘡。 【用法用量】果實(shí)3~5錢。皮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