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政治題
.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shù)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于中原地區(qū)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jié)日較多,除傳統(tǒng)年節(jié)、祭祀節(jié)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guān)的節(jié)日,苗族有很多節(jié)日,但各地區(qū)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tǒng)節(jié)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苗族的禁忌
:做客的時候不能去夾雞頭吃??腿艘话阋膊荒軍A雞肝、雞雜和雞腿,雞肝、雞雜要敬老年婦女,雞腿則是留給小孩的。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忌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腳踩;不許在家或夜間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鬧時不許用帶捆苗家人;遇門上懸掛草帽、樹枝或婚喪祭日,不要進屋;路遇新婚夫婦,不要從中間穿過等。
彝族的禁忌
:禁食狗、馬、熊等動物的肉;過年三天內(nèi)禁忌新鮮蔬菜進屋,否則對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婦女忌食難產(chǎn)而死的家畜之肉;禁過年七天內(nèi)推磨,不然會使家境貧困;忌用餐后把湯匙扣于碗盆的邊沿上,因這是給死人敬食的方式。忌諱女人跨過男人的衣物,更不能從男子身上,頭上跨過。忌諱女客上樓。忌諱婦女送自己的首飾、衣物給別人,否則會影響生育和孩子的順利成長。
壯族
壯族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以及云南、廣東,貴州三省。壯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樹、高山、土地。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著“天地親師”的神位。有的還信奉佛教。
壯歌久負盛名,定期舉辦對歌賽歌的“歌圩”盛會;壯族刺繡、竹芒編以及“干欄”建筑藝術(shù)等名揚遠近。
如果有客人來訪,他們都會熱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讓座遞煙,雙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聲講話,進出要從客人身后繞行。和客人共餐,要兩腿落地,和肩同寬,不能蹺二郎腿。
飲食以大米、玉米、薯類等為主食。認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后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后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飯。
普遍喜歡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顯得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龍州等地的婦女還有嚼檳榔的習俗,有些地方檳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愛吃胡羅卜、西紅柿、芹菜等。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tǒng)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蹺二郎腿,不說污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
壯族人忌諱農(nóng)歷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qū)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nèi);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里串門。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壯族忌諱戴著斗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nóng)具的人進入自己家?;鹛?、灶塘是壯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灶臺。壯族青年結(jié)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產(chǎn)婦家。家有產(chǎn)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chǎn)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一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一只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媽。
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有些地方的壯族有專門的“敬蛙儀”,所以到壯族地區(qū),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貴州省畢節(jié)地區(qū)及四川涼山州。白族自稱“白伙”、“白尼”、“白子”等,漢語意為“白人”。1956年,根據(jù)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為白族。白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jié)日,現(xiàn)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jié)”。另外還有“火把節(jié)”(又稱星回節(jié))等民族節(jié)日。
.土家族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四川。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大多數(shù)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聚居區(qū)還保留著土家語。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tǒng)節(jié)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每年農(nóng)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jié)吃粽子。重陽節(jié)打粑粑,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jié)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48.土族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余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土族自稱“蒙古勒”或“蒙古爾孔”(意為蒙古人),舊稱“青海土人”,藏族稱之為“霍爾”。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yè)和農(nóng)業(yè),尤其精于養(yǎng)羊。 “七日會”是土族慶祝豐收的狂歡節(jié)。土族許多節(jié)日與宗教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節(jié)日期間要伴有各種祭祀活動,并備有節(jié)日食品。
哈尼族
據(jù)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現(xiàn)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稱很多,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一稱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jié))。此外還有“栽秧節(jié)”(又稱“黃飯節(jié)”)和嘗新節(jié)兩個小節(jié)日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F(xiàn)有人口1253952人。主要聚居在滇南紅河和瀾滄江之間的元江、墨江、綠春、金平、江城等縣,思茅、西雙版納、瀾滄等市、州、縣也有分布。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善開梯田。
哈尼族見于漢文史籍的名稱,有“和夷(蠻)”、“和泥”、“窩泥”、“阿泥”、“哈泥”等。自稱多達30余種,如“哈尼”、“僾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葉車”、“阿木”等等。
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內(nèi)部可分哈(尼)僾(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宏)三種方言和若干土語。哈尼族原無文字,20世紀50年代為其創(chuàng)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今仍在試行中。
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區(qū),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梯田稻作文化尤為發(fā)達。墨江的紫膠,產(chǎn)量居全國之冠。西雙版納僾尼人居住的南糯山,是飲譽中外的普洱茶主產(chǎn)地之一。逶迤連綿的哀牢山,有茫茫的原始森林和許多受國家保護的珍禽異獸。紅河自治州個舊市,是聞名我國的“錫都”。
哈尼族認為萬物皆有靈,人死魂不滅,于是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民間舞蹈。男女老少都喜歡隨身攜帶巴烏、笛子等樂器。以農(nóng)歷十月為歲首,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是“扎勒特”(十月年,即新年)和“矻扎扎”(五月節(jié))。
在起伏連亙的哀牢群山中,一座座幾十級、上百級的梯田,從山腳順著坡勢蜿蜒向上伸展,層層疊疊,直通茫茫云海,蔚為壯觀。
千百年來,面對高山峽谷的生存空間,哈尼人民創(chuàng)造、總結(jié)出一套墾種梯田的豐富經(jīng)驗。他們根據(jù)不同的地形、土質(zhì)修堤筑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條件,把終年不斷的山泉溪澗,通過水筧溝渠引進梯田。到了初春,形狀各異的大小梯田盛滿清泉,在明媚的陽光下,山風微吹,波光粼粼;三四月間,層層梯田青翠欲滴,宛如一塊塊綠色壁毯;夏末秋初,稻谷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黃。這簡直就是一幅變化奇巧、簡樸秀美的水墨畫。
哀牢山哈尼族有句俗話:梯田是小伙子的臉。小伙子美不美,主要看他造田做得怎么樣,若是他筑埂、鏟堤、犁耙田樣樣來得,就會得到大家的稱贊,并贏得姑娘的愛慕。姑娘美不美,關(guān)鍵要看她在梯田里做的活計好不好。
梯田是哈尼族重要的衣食之源,因此,他們對水特別珍惜。為了不誤農(nóng)時,自古以來就有“刻木定水”的民約:根據(jù)一股山泉所能灌溉的面積,人們友好協(xié)商,擬定每塊田應得的水量,按水流流經(jīng)田地的先后順序,在水溝與田塊的入水口處設一橫木,并在橫木上將那塊田應得的水量刻定位置,讓水自行流進田里。
哈尼族家家戶戶還習慣在梯田里養(yǎng)魚。陽春三月栽過稻秧后,人們投入魚苗,任其自然生長。深秋時節(jié),在收割稻谷的同時,一籮籮鮮魚便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水牛是耕種梯田的得力助手,所以哈尼族的敬牛習俗經(jīng)久不衰。母牛生下牛犢,全家即上山覓割嫩草喂它,有的還加喂肥肉和紅糖水;如遇冷天,不惜用舊衣服、棉絮為之包裹御寒。牛犢生下的第三天清晨,主人家將蒸好的一大甑子糯米飯放在牛廄前,按家中人口和水牛母子數(shù)字,捏制如碗大的若干飯團,給牛各喂一團后,家人分取一團就地食用。此俗意味著人、牛地位平等。
哈尼族服飾
哈尼族的服飾,因支系不同而各地有異,一般喜歡用藏青色的哈尼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以黑布或白布裹頭。婦女多穿右襟無領(lǐng)上衣,下身或穿長褲或穿長短不一的裙子,襟沿、袖子等處綴繡五彩花邊,系繡花圍腰,胸佩各色款式的銀飾。
紅河縣部分地區(qū)葉車婦女的服飾獨具特色。婦女頭戴白布縫制的尖頂軟帽,后面一截燕尾邊沿繡有精美的花紋;上著靛青色對襟短袖寬口土布衣,無領(lǐng)無扣,用10余厘米寬的五彩腰帶圍腰;下穿緊身超短褲,視短褲緊勒至現(xiàn)出臀部原形為美,短褲以下全部裸露。直至不久前,不管夏日寒冬,她們都憑此打扮下田耕作、上山砍柴。被稱作“拉八”的短褲,深為少女喜愛。她們自裁自縫,穿時褲口緊貼大腿一層層向臀部上卷并向內(nèi)別,最后短褲縐褶成了七道的倒“八”字形。
葉車女子向以多衣為榮,因為它表示家庭富裕又顯得好看。上衣分外衣、襯衣、內(nèi)衣三種,通常在內(nèi)衣下擺處加數(shù)道青藍色假邊,顯得鱗次櫛比,令人目眩。不過,到了年節(jié)喜慶之日,姑娘們就真的多衣了:七件外衣、七件襯衣、一件內(nèi)衣。同時,手戴銀手鐲,胸前掛一對銀鏈,腰的兩側(cè)掛銀片和銀泡泡,走起路來叮當作響,顯得多姿健美。
這種古樸奇特的裝束來源于它的歷史傳說。相傳很早以前,葉車人由昆明附近南遷時,被強族圍困,為求生存,他們將男子用鍋灰抹黑面部,女子則改穿短衣褲,分多路出擊,突圍終于成功,最后遷入今滇南各地定居。為了紀念這次突圍,葉車婦女便將那時的穿著沿襲下來了。
蘑菇房
傳說遠古時候,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后來他們遷到一個名叫“惹羅”的地方時,看到滿山遍野生長著大朵大朵的蘑菇,它們不怕風吹雨打,還能讓螞蟻和小蟲在下面做窩棲息,他們就比著樣子蓋起了蘑菇房。
蘑菇房,顧名思義,就是住房狀如蘑菇。它的墻基用石料或磚塊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夾板將土舂實一段段上移壘成墻,最后屋頂用多重茅草遮蓋成四斜面。內(nèi)部結(jié)構(gòu),通常由正房、前廊(相當于正房前廳)和耳房組成。分二、三層的蘑菇房在建筑設計上別有風韻:前廊與正房前墻相接,耳房與正房一(兩)側(cè)相連;前廊與耳房頂部均為堅實的泥土平臺,它既可休憩納涼又可晾曬收割的農(nóng)作物;正房二層全部用泥土封實,然后在三四米高處再鋪蓋茅草頂。二(三)層至屋頂?shù)目臻g稱“封火樓”。封火樓通常以木板間隔,用以貯藏糧食、瓜豆,供適齡兒女談情說愛和住宿。最底層用來關(guān)牲畜,堆放農(nóng)具。中層用木板隔成左、中、右三間,中間設一常年生火的方形火塘??腿藖砹耍魅司蛧诨鹛吝?,讓你吸上一陣長長的水煙筒,飲上一杯熱騰騰的“糯米香茶”,喝上一碗香噴噴的“悶鍋酒”。趁著酒興,主人敞開嗓子,向你展示哈尼人質(zhì)樸、嘹亮的歌聲,祝愿賓客吉祥如意、情深誼長。
蘑菇房經(jīng)久耐用,冬暖夏涼,在我國民居文化中獨樹一幟。它與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構(gòu)成了一幅奇妙的哈尼山鄉(xiāng)壯景。
舞蹈迎親與“捶新郎”
墨江自稱阿木人的哈尼族,在整個婚禮儀式中,從頭到尾都離不開舞蹈?;槎Y前夕,男女雙方都要在自家屋外用松、竹等搭一座棚子,作為迎送新人和待客的活動場所?;槎Y這一天,迎親隊在途中留下一部分人準備回程時接應,其余跟隨新郎前往女家。當他們來到女家寨口時,寨內(nèi)鼓樂齊鳴,送親隊跳起傳統(tǒng)的舞蹈向寨口舞去,給接親人一一敬酒敬茶,然后大家共舞進寨直抵棚子里。休息片刻,一對新人站在一張方桌旁,女家親屬用兩指夾著一片筍葉,環(huán)繞方桌起舞,意在禳災祈祥。
新郎、新娘在迎新隊和送親隊簇擁下前往男家的半途中,與等候多時的另一部分接親人相遇。大家就地圍成圓圈,踏著铓鑼和鼓點節(jié)奏縱情起舞,以表示相互祝賀。當他們一起來到男家時,棚子內(nèi)外已擺滿了豐盛的酒席。賓客剛落座,一位能歌善舞的婦女從上席起挨桌又唱又跳,緊跟其后的是一位男方主人,他端著上置三只碗和一個酒葫蘆的簸箕,向每一桌取一點酒菜。待酒席快要結(jié)束時,一位廚師端著放有八只大碗的竹篩,從廚房里出來舞向每一酒席,客人們又象征性地給搛上菜肴。最后,在他“該跳舞了”的一聲號令下,眾賓客紛紛離席,圍成一圈又一圈歡舞高歌,大家熱烈地祝福新人喜結(jié)良緣,勉勵他們勤儉持家、尊老愛幼。
新平等地自稱卡多的哈尼族,迎親時有一幕新娘“捶新郎”的喜劇。迎親隊到了女家,主客寒暄幾句就開懷暢飲,雙方家長也在那里大吃大喝,說東道西,似乎忘了這天是新娘出嫁的日子。過了好一陣子,頭系紅綢、胸前掛滿銀飾的新娘,才羞澀地緩緩出現(xiàn)在迎親隊前。當走到新郎面前時,她突然慍怒于色,舉起雙手向新郎劈頭蓋臉地捶去。這時,大家起哄助興。只見新娘又哭又捶,新郎則東躲西閃,毫不還手。當新娘捶夠了,突然破涕為笑時,新郎這才說“現(xiàn)在該走了吧”。在難分難舍之際,母女倆抱著又哭又唱。此時,新娘的兄弟姐妹強行把她倆分開,背起新娘就往外跑,迎親隊也尾隨而去。據(jù)說,“捶新郎”的本意是考驗新郎對愛情的忠誠。
吃新谷與長龍宴
紅河一帶哈尼族,農(nóng)歷七月的第一個龍日,有“吃新谷”的習俗。吃新谷這一天,每戶人家按照老規(guī)矩,應在東方剛露魚肚白時,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連根帶穗的稻子。拔稻時要選擇株數(shù)逢單的稻穴,背回時無論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則以為不吉。
到了下午,把早上背回來的稻穗搓下谷粒,連殼放在鍋里烘焙直至出米花。大家吃米花前,應先給狗吃一點。因為自古傳說,哈尼族在一場大洪水后重新得到的谷種是狗叼來的,所以要感謝它。吃過米花,也要把當年栽種的瓜豆菜蔬統(tǒng)統(tǒng)拿出來嘗新,同時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筍,象征來年的收成象新竹一樣節(jié)節(jié)高;還要殺吃閹過的大肥雞,希冀來年的生活豐足美滿。
哈尼族的最大節(jié)日是過“十月年”,前后歷時六天。按照他們古老的歷法,每年農(nóng)歷十月第一個辰龍日為新年之始(相當于漢族的大年初一)。新年當天,每個寨子要共殺一口豬。豬無論大小,肉按戶平均分配,哪怕心、肝、肺、腸、肚等數(shù)量有限,也要家家都分到。到了下午,各家各戶用分得的豬肉和下水祭獻祖先。節(jié)日里闔家團聚,還邀請附近其他民族的好友參加。他們終日歡聲不絕,特別是少不了唱起古老的民歌,講述節(jié)日的來歷和民族的歷史,歌唱豐收的喜悅。
到了新年的后半期,每個寨子都要在寨中心擺上長長的酒宴,全村共飲同樂,慶祝象征他們團結(jié)和睦,吉祥幸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種酒宴恰似一條長龍,故稱“長龍宴”;因設在街心,人們又稱之為“街心酒”。若是小寨,街心酒一個下午就可結(jié)束,若是大寨,則按戶劃分為三組,分三個下午舉行,每組輪流做東道主。
按約定的日子,做東的各戶人家,一大早就把方桌抬到清掃干凈的街心,一張接一張地擺放好,百來張桌子連成100多米的長龍。午后,經(jīng)一聲招呼,做東的各戶人家爭先恐后地把拿手好菜和美酒擺上桌。哪家的酒菜越好,就越有體面,所以許多人家連自己平時都舍不得吃的美味佳肴都一一獻出來。一眼望去,魚雀、江鰍、鯉魚、竹筍、木耳、蘑菇、大肥雞……每桌20來碗,桌桌飄香,顯示出哈尼人辛勤勞作的成果和傳統(tǒng)的烹調(diào)技巧,展現(xiàn)出哈尼族最長最盛大宴席的風采。在鑼鼓喧天的熱鬧氣氛中,人們根據(jù)不同的年齡、興趣與愛好自愿組合就座。這時鑼鼓止息,鑼鼓手端鑼抬鼓逐桌接受人們敬酒獻菜。接著,由一對姑娘代表眾人向老奶奶們一一敬酒。婦女先開吃,爾后男人才舉杯動筷。一連幾個小時的街心酒宴,溫馨和諧、喜氣洋洋,笑語歡歌不絕于耳。
當夜幕降臨時,一堆堆熊熊篝火燃起,男女青年們隨著鑼鼓、三弦、竹笛的伴奏,翩翩起舞。夜深了,人們漸漸離去,那些情侶們則走向棕櫚林、金竹叢中……
哈尼族敬老節(jié)
每年的農(nóng)歷臘月十五,是哈尼族的敬老節(jié).清早,老人梳洗后穿上新衣服準備歡度自己的節(jié)日.成年人在家殺雞宰鴨,備辦美餐,小伙子將一棵小松樹載在過節(jié)的坪場旁,姑娘們挑來清水給它澆下定根水,象征青年們祝愿老人像青松一樣健康長壽,永葆青春.
哈尼族節(jié)日
哈尼族節(jié)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飯節(jié)、端午節(jié)和中秋節(jié)。
十月年為大年,按哈尼族的歷法,十月是歲首。節(jié)期六天左右,具體日期各寨可先可后。這時正是大春上場,廄中豬肥的時節(jié),有條件的人家都殺牲,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黃糯米飯獻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著新裝,親友們互相走訪;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這個節(jié)日里請媒人去說親,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帶著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獻祖過年;村里的老年人輪流著到接到訂婚禮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禮品。墨江的部分哈尼族,年節(jié)里經(jīng)常整個家族聚會餐(自帶食品),另外還有一種特殊的風俗,即前一年出嫁的新娘們,要集于村外山野里互相訴說自己的新婚生活,而嚴禁男子偷聽。
六月年也是個歡樂的節(jié)日,紅河地區(qū)稱“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節(jié)期三至六天。節(jié)日里,以村寨為單位殺牛祭“秋房”,牛肉各戶分回祭祖,青年們聚集在一起“蕩秋千”、摔角、狩獵、唱山歌,盡情歡樂。
內(nèi)地紅河南岸的哈尼族,也過正月年、端午和中秋等節(jié)日。正月年過三至五天,有條件的人家殺豬祭祖,初一吃湯圓,親友之間互相宴請。端午和中秋節(jié)大體同漢俗。
“里瑪主”節(jié)
居住在紅河邊上的哈尼族崇奉布谷鳥,把布谷鳥尊稱為“合波阿瑪”(布谷鳥媽媽)。每到山茶盛開的陽春三月,不論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聽到布谷鳥的鳴啼,人人都會報以一聲“我聽見了”的回答,表示對春天的歡呼。據(jù)說,這一聲回答,可使勤勞善良的哈尼族農(nóng)家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終年和平康泰。
據(jù)傳說,布谷鳥是受天神阿波摩米的派遣,從遙遠天邊的石巖洞里飛出來,向人間傳達春天的消息的。當它飛過一個名叫“巷阿窩尼崩崩麻”的大海時,飛不動了,眼看快要掉進大海里去了。突然,從海里翹起一條龍尾來,隨后龍尾變成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讓布谷鳥在上面歇腳。布谷鳥終于歷盡千辛萬苦,把春天的信息傳達給了人間。
按照前輩人沿襲下來的規(guī)矩,等多數(shù)人都聽到布谷鳥的叫聲后,就相約在一個屬羊的日子,備辦美味佳肴,用一種大樹的花汁浸泡糯米,蒸出噴香金黃的糯米飯,煮好紅鴨蛋,向布谷鳥虔誠地敬獻。這天,村村寨寨的小伙子和姑娘們滿面春風,身著節(jié)日盛裝,會聚在一個適中草坪上,歡度一年一度的“里瑪主”節(jié)(春天的盛會),借以選擇對象,談情說愛。節(jié)后,各家選定一個好日子,在雀鳥未出巢、四山一片寂靜的五更時分,家長悄悄地把三叢秧苗插在自家田里,意即、“開秧門”。據(jù)說,“開秧門”時聽不到雀鳥的聲音,今年莊稼就能免災除害,獲得好收成。
“捉螞蚱節(jié)”
捉螞蚱節(jié)”,哈尼語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陰歷六月二十四日)后的一第個屬雞或?qū)俸锶张e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區(qū),種植一季水稻。過了“六月年”,水稻就開始抽穗,為確保水稻豐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過“捉螞蚱節(jié)”的方式來驅(qū)除和避免蟲災。
“捉螞蚱節(jié)”這天,全寨子男女老少都到田里捉瑪蚱,每家捉夠一竹簡(約二斤)后,就把螞蚱一只一只撒成四份:頭一堆,腿一堆,身一堆,翅膀一堆;依次用劃開的竹片夾起來插在田埂和排水溝旁,以對尚未捉到地螞蚱及其他昆蟲進行恫嚇。半小時后,又要把這些螞蚱收進竹筒。帶回家當菜或拌粑粑吃,據(jù)說螞蚱肉很甜。離開田野時,人們都要不停地大聲叫:“嘔,螞蚱,三天內(nèi)不捉你了,三個月內(nèi)你不要吃稻谷!”
壯族
壯族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以及云南、廣東,貴州三省。壯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樹、高山、土地。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著“天地親師”的神位。有的還信奉佛教。
壯歌久負盛名,定期舉辦對歌賽歌的“歌圩”盛會;壯族刺繡、竹芒編以及“干欄”建筑藝術(shù)等名揚遠近。
如果有客人來訪,他們都會熱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讓座遞煙,雙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聲講話,進出要從客人身后繞行。和客人共餐,要兩腿落地,和肩同寬,不能蹺二郎腿。
飲食以大米、玉米、薯類等為主食。認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后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后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飯。
普遍喜歡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顯得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龍州等地的婦女還有嚼檳榔的習俗,有些地方檳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愛吃胡羅卜、西紅柿、芹菜等。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tǒng)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蹺二郎腿,不說污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
壯族人忌諱農(nóng)歷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qū)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nèi);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里串門。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壯族忌諱戴著斗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nóng)具的人進入自己家?;鹛?、灶塘是壯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灶臺。壯族青年結(jié)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產(chǎn)婦家。家有產(chǎn)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chǎn)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一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一只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媽。
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有些地方的壯族有專門的“敬蛙儀”,所以到壯族地區(qū),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彝族的禁忌:禁食狗、馬、熊等動物的肉;過年三天內(nèi)禁忌新鮮蔬菜進屋,否則對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婦女忌食難產(chǎn)而死的家畜之肉;禁過年七天內(nèi)推磨,不然會使家境貧困;忌用餐后把湯匙扣于碗盆的邊沿上,因這是給死人敬食的方式。忌諱女人跨過男人的衣物,更不能從男子身上,頭上跨過。忌諱女客上樓。忌諱婦女送自己的首飾、衣物給別人,否則會影響生育和孩子的順利成長。
苗族
節(jié)日是苗族風情展現(xiàn)得最精彩淋漓的時刻。黔東南苗族有名堂的節(jié)日有一百多種,春節(jié)、過苗年、吃姊妹飯節(jié)、吃牯藏、爬笙節(jié)、龍船節(jié)……數(shù)不勝數(shù),一些節(jié)日又往往節(jié)中有節(jié),或者不同地方不同時間同過一個節(jié),節(jié)慶活動比伏彼起,因此流傳大節(jié)三六九,小節(jié)天天有的說法一點也不過份。就拿春節(jié)來說吧,一般過了正月初三,各村寨就陸續(xù)掀起蘆笙會的熱潮,今天這個寨子結(jié)束,明天另一個寨子又開始了,一個接一個像走馬燈似的,仿佛沒完沒了。
有些節(jié)日并非年年進行,例如吃牯藏節(jié)十三年才過一次,使得連苗家未經(jīng)歷過的新一代人覺得分外神秘。
熱衷于追尋這些節(jié)日的人,如果想每一個節(jié)慶都去陶醉一番,那可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圓滿輪一遍呢。
苗族的禁忌:做客的時候不能去夾雞頭吃??腿艘话阋膊荒軍A雞肝、雞雜和雞腿,雞肝、雞雜要敬老年婦女,雞腿則是留給小孩的。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忌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腳踩;不許在家或夜間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鬧時不許用帶捆苗家人;遇門上懸掛草帽、樹枝或婚喪祭日,不要進屋;路遇新婚夫婦,不要從中間穿過等。
白族
白族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子夜過后,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飯后,孩子們由成人帶領(lǐng)到親友家給長輩拜年。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是節(jié)日不可缺少的活動
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shù)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于中原地區(qū)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jié)日較多,除傳統(tǒng)年節(jié)、祭祀節(jié)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guān)的節(jié)日,苗族有很多節(jié)日,但各地區(qū)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tǒng)節(jié)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余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稱“僮族”,后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云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并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jié)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jié)等,最隆重的節(jié)日莫過于春節(jié),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jié)、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貴州省畢節(jié)地區(qū)及四川涼山州。白族自稱“白伙”、“白尼”、“白子”等,漢語意為“白人”。1956年,根據(jù)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為白族。白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jié)日,現(xiàn)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jié)”。另外還有“火把節(jié)”(又稱星回節(jié))等民族節(jié)日。
哈尼族
據(jù)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現(xiàn)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稱很多,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一稱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jié))。此外還有“栽秧節(jié)”(又稱“黃飯節(jié)”)和嘗新節(jié)兩個小節(jié)日。
土家族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四川。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大多數(shù)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聚居區(qū)還保留著土家語。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tǒng)節(jié)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每年農(nóng)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jié)吃粽子。重陽節(jié)打粑粑,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jié)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48.土族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余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土族自稱“蒙古勒”或“蒙古爾孔”(意為蒙古人),舊稱“青海土人”,藏族稱之為“霍爾”。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yè)和農(nóng)業(yè),尤其精于養(yǎng)羊。 “七日會”是土族慶祝豐收的狂歡節(jié)。土族許多節(jié)日與宗教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節(jié)日期間要伴有各種祭祀活動,并備有節(jié)日食品。
彝族民族風俗
建筑習慣
彝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環(huán)境幽美。村民一般都依照水流和山勢的走向,選擇向陽、背風、汲水和交通方便的平緩山坡建造房屋。
平坦地區(qū)的彝族房屋,一般為土木結(jié)構(gòu)的瓦房。住宅布局大多是三間正房,分別作為堂屋、臥室和倉庫,左右各有兩間耳房作為廚房和雜物間,俗稱“三間兩耳”。正房正中一間是堂屋,內(nèi)設俗稱“鍋莊”的大塘,上面置一個支鍋的鐵三腳或三塊支鍋石?;鹛潦侵箫垷说牡胤剑质侨覈鸪燥?、談天、休憩和待客的場所。
在彝族的傳統(tǒng)住宅中,最具特色的是“土掌房”。它以塊石作墻基,用坯砌墻或用當?shù)赜终秤猪g的紅土夯墻,墻上架梁,染上鋪以竹木,樹枝以及茅草或稻草,上面抹一層稀泥,再鋪以細泥土,灑水捶實、拍平,做成平臺屋頂?!巴琳品俊本偷厝〔?,簡便易建,冬暖夏涼,舒適宜人。生活在林區(qū)的彝民,他們的傳統(tǒng)住宅是“垛木房”。這是用破了口的原木,交叉堆垛為墻,屋頂蓋以劈開的木板為瓦,再壓上石塊,俗稱“瓦板房”。
飲食習俗
平壩彝區(qū)的老百性,平日以稻米、玉米小麥、洋芋等為主食,而高寒山區(qū)則以玉米、蕎麥、洋芋為主食。副食為蔬菜、豆類、瓜果和羊、豬、雞等肉類。
逢年過節(jié),或貴客登門,主人要殺雞宰羊甚至殺豬待客。同時,他們殺牲不用刀,殺雞鴨用手捏死,殺羊、豬則用木棒等捶擊頭部,于是俗稱“打牲”,或曰“打羊”、“打豬”。有趣的是,宰殺之前,主人要請客人先驗看牲畜,以示主人的城意和對客人的尊敬。烹煮時,主人把剁成拳頭大小的肉塊下鍋燉煮。吃起來又鮮又香,十分可口。因肉塊似砣,又因用手托著吃,故曰“砣砣肉
彝民嗜酒,男女老少皆能飲酒,他們喝酒時,常先把酒倒進大碗里,你喝一口遞給我,我啜一口傳給他,大家依次輪流喝著這一碗酒。于是,人稱彝家這種喝酒方式為“轉(zhuǎn)轉(zhuǎn)酒”。
彝族熱情好客。他們宴客時,往往只有男主人陪客,或讓客人先吃,女主人等客人吃完了才吃。所以,作客彝家,切不可把酒菜都吃光了。同時,就餐后告辭時,客人要贈送一些禮物或留下一些錢,以示答謝。
服飾
彝族是個聰明、智慧的民族,他們用靈巧的手裝扮自己,加上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飾均名具特色。因而,在中國各民族中,彝族服飾甚為多姿多彩。
在金沙江邊的小涼山地區(qū),彝族男女服飾風格古樸。男子一般都在額頂留一塊三寸見方的頭發(fā),彝民稱之為“子爾”,把它視為能主兇吉禍福的天神所在。它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也不得觸摸,否則,便是對他的最大侮辱,并將災禍臨頭。于是,漢族尊稱為“天菩薩”。他們還用三四米長的黑布纏頭,并將頭帕的一端卷成姆指粗細的長椎形,彝語呼之為“子帖”。因它高挑在額前左方,顯得英姿勃發(fā),漢族稱之為“英雄髻”。男子還有左耳戴一串紅黃色的大耳珠,珠下再綴飾紅絲線。他們一般上身穿黑色窄袖、鑲有花邊的右衽短布褂,下身著寬大多褶、頗似裙子的長褲,外面再披一件下端飾有長穗流蘇的披氈。彝族稱披氈為“查爾瓦”,用黑以羊毛織成。它的用處甚多:防風擋沙,晴天遮日,雨天避水,夜間用它一裹身子又可當被褥,于是人人心備,一年到頭不可或缺。
涼山區(qū)的彝族婦女服飾,頗為典雅。以中青年女子為例。她們頭蓋一塊繡花的方布帕,并將頭帕的前端疊成瓦式,遮于前額再用毛線和發(fā)辮纏壓住。雙耳一般都戴有銀質(zhì)耳環(huán)、耳墜,領(lǐng)口飾以一塊銀排花。她們身穿繡花右襟上衣,既寬又短,僅及腹部。下身則用黑、黃、藍、白諸種色布環(huán)繞拼接成百褶裙,裙長及地,修長優(yōu)美,走起路來更是左右搖曳,婀娜我姿。她們外出時,也常常身披一件黑以的“查爾瓦”。
楚雄其他地區(qū)的彝族男子服飾,與涼山彝民有所不同。他們一般多用黑布包頭,而不留“天菩薩”,不扎“英雄髻”,耳朵也不戴耳珠子。他們平日身穿藍色或黑色的對襟窄袖上衣,衣衙及腹,衣襟上的兩排布鈕扣,別致有趣。有的還在右袋邊鄉(xiāng)以花卉為飾。褲子又肥又短,以便利上山和下田干活。他們的節(jié)日盛裝則豐富多彩。例如火把節(jié)期間,不少小伙子戴白帽,帽沿綴以紅綠絨球,帽頂插上毛色漂亮的野雞尾。據(jù)說,這是他們崇拜動物觀念在頭飾上的遺跡。
最美麗的還是姑娘和少婦的服飾。盡管她們不著五彩長裙而穿藍布長褲,但她們的右衽上衣,大都繡有各種花卉、云圖或幾何圖案,腰圍也鑲滾美麗的花邊。她們對自己的頭飾尤為注重。有些村寨婦女戴的帽子,或狀似馬纓花,或形如的錦雞,還有戴魚形帽、雞冠帽的,可謂“百花齊放”。
婚俗
彝族的婚戀奇特而有趣,最有趣的是,舉行過“換裙禮”的少女,方可在“玩場”中與心上人結(jié)交戀愛,以及媒人說親和吃酒定親、讓新娘挨餓、親朋通宵哭嫁、向迎親者潑水、搶背新娘、洞房博斗等傳統(tǒng)婚俗。
(一)少女換裙帶禮:彝族姑娘進入成年時(一般多在15歲),依俗要舉行隆重的“換裙禮”。換裙禮儀式上,姑娘要讓姐妹們把她原來的單辮子改梳成雙辮子,盤于頭頂。還要把原先佩帶兩耳的白墜片或穿耳舊線扯下,換上紅瑪瑙似的珊瑚珠或銀光閃閃的耳墜,以示吉祥。最后,姑娘脫去原先的紅白兩色童裙,換上繡了花邊的上衣和黑、藍、黃、白等五彩相間的有褶拖地長裙。換上新裙后,姑娘便可到“玩場”跳舞唱歌,參加社交活動,開始尋找自己的心上人了。
(二)背新娘:按照彝家俗規(guī),新娘出閣時,雙腳不得落地沾土,否則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須由接親的小伙子來背新娘,并扶她上馬。迎娶歸途上還有種種規(guī)矩:倘山高路窄無法騎馬時,須由接親的小伙子輪流背負新娘而行;過河涉水,更得由人背過河,新娘的繡花鞋萬萬不能沾水。
(三)洞房里的打斗:“按照彝族習俗,洞房之夜,新娘如果不反抗搏斗,將被人嘲笑:“這是不會反抗的女人!”據(jù)說,他們?nèi)蘸笊碌暮⒆?,祖先將不予承認,死后還進不了“陰間”呢!因此,待宴客散去,洞房里的一對新人,還有一番打鬧搏斗。他們摔摔打打,撕衣抓臉,從洞房里傳出來的砰砰之聲,震得四鄰皆聞。
宗教信仰
①彝族是個崇火的民族,認為火給人類帶來了光明、溫暖、熟食、擺脫了野獸的攻擊等。彝族堂屋的火塘在人們生活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正因為他們一生都離不開火塘,于是便產(chǎn)生了對火塘的崇拜。彝族把火視為驅(qū)邪消災和帶來吉祥幸福的神圣之物,在節(jié)日里,人們燒起篝火,圍火彈琴唱歌,踏歌起舞、盡情歡樂、對火的崇拜,還使他們離開人時,也要有火為伴。在火葬中讓魂歸祖宗發(fā)源地,而家人為死者設置的靈牌,則要安放在火塘旁邊的正面墻上。
②彝族還有崇拜黑虎的宗教信仰,并把黑虎視為本族的圖騰和祖先。彝民對黑虎的崇拜觀念還擴大為對黑色的崇尚之俗,認為祖先靈魂喜歡黑色,于是蓋好新房后,要把房子用煙火薰黑方可遷入居住?;鹪崴祝阂妥逶岱ㄐ庐惗鄻樱袠湓?、陶器葬、巖葬、火葬、棺木土葬等不同葬式。尤以火葬和棺木葬為常見。
苗族的禁忌:做客的時候不能去夾雞頭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夾雞肝、雞雜和雞腿,雞肝、雞雜要敬老年婦女,雞腿則是留給小孩的。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忌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腳踩;不許在家或夜間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鬧時不許用帶捆苗家人;遇門上懸掛草帽、樹枝或婚喪祭日,不要進屋;路遇新婚夫婦,不要從中間穿過等。
彝族的禁忌:禁食狗、馬、熊等動物的肉;過年三天內(nèi)禁忌新鮮蔬菜進屋,否則對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婦女忌食難產(chǎn)而死的家畜之肉;禁過年七天內(nèi)推磨,不然會使家境貧困;忌用餐后把湯匙扣于碗盆的邊沿上,因這是給死人敬食的方式。忌諱女人跨過男人的衣物,更不能從男子身上,頭上跨過。忌諱女客上樓。忌諱婦女送自己的首飾、衣物給別人,否則會影響生育和孩子的順利成長。
壯族
壯族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以及云南、廣東,貴州三省。壯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樹、高山、土地。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著“天地親師”的神位。有的還信奉佛教。
壯歌久負盛名,定期舉辦對歌賽歌的“歌圩”盛會;壯族刺繡、竹芒編以及“干欄”建筑藝術(shù)等名揚遠近。
如果有客人來訪,他們都會熱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讓座遞煙,雙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聲講話,進出要從客人身后繞行。和客人共餐,要兩腿落地,和肩同寬,不能蹺二郎腿。
飲食以大米、玉米、薯類等為主食。認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后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后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飯。
普遍喜歡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顯得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龍州等地的婦女還有嚼檳榔的習俗,有些地方檳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愛吃胡羅卜、西紅柿、芹菜等。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tǒng)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蹺二郎腿,不說污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
壯族人忌諱農(nóng)歷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qū)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nèi);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里串門。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壯族忌諱戴著斗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nóng)具的人進入自己家?;鹛?、灶塘是壯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灶臺。壯族青年結(jié)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產(chǎn)婦家。家有產(chǎn)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chǎn)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一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一只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媽。
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有些地方的壯族有專門的“敬蛙儀”,所以到壯族地區(qū),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貴州省畢節(jié)地區(qū)及四川涼山州。白族自稱“白伙”、“白尼”、“白子”等,漢語意為“白人”。1956年,根據(jù)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為白族。白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jié)日,現(xiàn)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jié)”。另外還有“火把節(jié)”(又稱星回節(jié))等民族節(jié)日。
土家族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四川。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大多數(shù)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聚居區(qū)還保留著土家語。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tǒng)節(jié)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每年農(nóng)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jié)吃粽子。重陽節(jié)打粑粑,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jié)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48.土族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余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土族自稱“蒙古勒”或“蒙古爾孔”(意為蒙古人),舊稱“青海土人”,藏族稱之為“霍爾”。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yè)和農(nóng)業(yè),尤其精于養(yǎng)羊。 “七日會”是土族慶祝豐收的狂歡節(jié)。土族許多節(jié)日與宗教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節(jié)日期間要伴有各種祭祀活動,并備有節(jié)日食品。
哈尼族
據(jù)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現(xiàn)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稱很多,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一稱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jié))。此外還有“栽秧節(jié)”(又稱“黃飯節(jié)”)和嘗新節(jié)兩個小節(jié)日。
.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shù)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于中原地區(qū)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jié)日較多,除傳統(tǒng)年節(jié)、祭祀節(jié)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guān)的節(jié)日,苗族有很多節(jié)日,但各地區(qū)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tǒng)節(jié)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苗族的禁忌
:做客的時候不能去夾雞頭吃??腿艘话阋膊荒軍A雞肝、雞雜和雞腿,雞肝、雞雜要敬老年婦女,雞腿則是留給小孩的。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忌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腳踩;不許在家或夜間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鬧時不許用帶捆苗家人;遇門上懸掛草帽、樹枝或婚喪祭日,不要進屋;路遇新婚夫婦,不要從中間穿過等。
彝族的禁忌
:禁食狗、馬、熊等動物的肉;過年三天內(nèi)禁忌新鮮蔬菜進屋,否則對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婦女忌食難產(chǎn)而死的家畜之肉;禁過年七天內(nèi)推磨,不然會使家境貧困;忌用餐后把湯匙扣于碗盆的邊沿上,因這是給死人敬食的方式。忌諱女人跨過男人的衣物,更不能從男子身上,頭上跨過。忌諱女客上樓。忌諱婦女送自己的首飾、衣物給別人,否則會影響生育和孩子的順利成長。
壯族
壯族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以及云南、廣東,貴州三省。壯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樹、高山、土地。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著“天地親師”的神位。有的還信奉佛教。
壯歌久負盛名,定期舉辦對歌賽歌的“歌圩”盛會;壯族刺繡、竹芒編以及“干欄”建筑藝術(shù)等名揚遠近。
如果有客人來訪,他們都會熱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讓座遞煙,雙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聲講話,進出要從客人身后繞行。和客人共餐,要兩腿落地,和肩同寬,不能蹺二郎腿。
飲食以大米、玉米、薯類等為主食。認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后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后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飯。
普遍喜歡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顯得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龍州等地的婦女還有嚼檳榔的習俗,有些地方檳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愛吃胡羅卜、西紅柿、芹菜等。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tǒng)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蹺二郎腿,不說污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
壯族人忌諱農(nóng)歷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qū)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nèi);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里串門。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壯族忌諱戴著斗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nóng)具的人進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壯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灶臺。壯族青年結(jié)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產(chǎn)婦家。家有產(chǎn)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chǎn)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一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一只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媽。
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有些地方的壯族有專門的“敬蛙儀”,所以到壯族地區(qū),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貴州省畢節(jié)地區(qū)及四川涼山州。白族自稱“白伙”、“白尼”、“白子”等,漢語意為“白人”。1956年,根據(jù)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為白族。白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jié)日,現(xiàn)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jié)”。另外還有“火把節(jié)”(又稱星回節(jié))等民族節(jié)日。
.土家族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四川。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大多數(shù)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聚居區(qū)還保留著土家語。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tǒng)節(jié)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每年農(nóng)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jié)吃粽子。重陽節(jié)打粑粑,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jié)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48.土族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余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土族自稱“蒙古勒”或“蒙古爾孔”(意為蒙古人),舊稱“青海土人”,藏族稱之為“霍爾”。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yè)和農(nóng)業(yè),尤其精于養(yǎng)羊。 “七日會”是土族慶祝豐收的狂歡節(jié)。土族許多節(jié)日與宗教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節(jié)日期間要伴有各種祭祀活動,并備有節(jié)日食品。
哈尼族
據(jù)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現(xiàn)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稱很多,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一稱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jié))。此外還有“栽秧節(jié)”(又稱“黃飯節(jié)”)和嘗新節(jié)兩個小節(ji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