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醫(yī)怎樣辯證
關于糖尿病的辨證分型,各醫(yī)家意見不一。在60年代以前大多以上、中、下三消分治,60年代以后分型日趨增多,有以肺、胃、腎分治;有以氣、血、津液辨證;也有以瘀血、肝氣來辨治?,F(xiàn)結合古今多數(shù)醫(yī)家的經驗,歸納為下列六型: 1、燥熱熾盛 此型多見于疾病初起,來勢較急。多食,消谷善饑,或胃脘嘈雜,口渴多飲,甚則渴飲無度,咽干舌燥,形體消瘦,小便頻數(shù)色黃。大便秘結或干燥。舌苔薄黃膩或黃燥,舌質紅或帶芒刺,脈滑數(shù)或弦滑。 治法: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處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黨參15克,甘草6克,粳米30克,黃芩10克,地骨皮15克,天冬15克,麥冬15克,天花粉15克,玄參10克,梔子10克。 加減:煩渴頻飲者,倍生石膏、天花粉、天菱冬用量;胸悶曖氣,脘腹作脹,加玫瑰花、佛手花、川楝子;腸腑熱結,大便秘結選用郁李仁、瓜蔞仁、火麻仨、大黃;氣短懶言,自汗神疲,脈細弱,合生脈散;肌膚并發(fā)癰、瘡瘍者,酌加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鴨跖草、敗醬草等。 2、氣陰兩虛 此型是本病的基本型。三多癥狀明顯,倦怠乏力,心慌氣短,頭暈耳鳴,失眠多夢或心悸健忘,自汗盜汗,五心煩熱,或骨蒸潮熱,形體消瘦,唇紅咽干,尿頻色黃,大便干。舌苔薄白或少苔,舌質紅少津,脈沉細或細數(shù)。 治法:益氣養(yǎng)陰,佐以清熱。 處方:生黃芪30克,黃精15克,太子參15克,生地10克,天花粉10克,淮山藥15克,白術10克,元參10克,天冬10克,麥冬10克,枸杞子15克,石斛10克,女貞子15克。 加減:心悸怔忡,脈結代加桂枝、牡蠣、棗仁;用市氣虛加重黃芪用量,太子參易黨參;便溏加茯苓、生薏仨、車前子;遺精加知母、黃柏;不思食,惡心干嘔加烏梅、雞內金、半夏、竹茹。 3、陰虛火旺 此型多見于病久遷延不愈。咽干口燥,口苦,口渴多飲;或牙齦腫痛,牙宣口臭,或口舌生瘡,消谷善饑,脘痛如灼,伴五心煩熱,骨蒸潮熱,盜汗,或心煩失眠,形體消瘦,尿頻量多,或溺赤,大便干燥或秘結。舌苔薄白或無苔、花剝,或薄黃,舌質干少津,脈細小數(shù)或滑數(shù)。 治法:滋陰降火,養(yǎng)陰潤燥。 處方:北沙參10克,麥冬10克,杞子10克,當歸10克,生熟地各15克,葛根15克,丹參30克,知母10克,石膏15克,黃連6克,黃精10克,五味子10克。 加減:腎經相火偏旺加黃柏;目干澀,視物模糊加菊花、青葙子、草決明;脅肋疼痛甚加茜草根、澤蘭、玄胡、郁金;失眠多夢,健忘加女貞子、首烏藤;渴飲無度,口干少津加天花粉、哈粉、玉竹。 4、陰陽兩虛 此型多見于疾病后期。三多癥狀遷延日久,形寒肢冷,面色眺白或黧黑,浮腫,皮膚毛發(fā)干枯無華,頭暈乏力,耳鳴耳聾,腰酸腿軟,夜尿頻數(shù),大便稀溏,多伴有并發(fā)癥,或有酮中毒現(xiàn)象。舌苔薄白,舌質淡胖,脈沉細無力。 治法:溫腎滋陰,調補陰陽。 處方:附子10克,肉桂3克,熟地10克,生地10克,淮山藥15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菟絲子15克,五味子10克,黃芪20克,金櫻子15克。 加減:血瘀加紅花、丹參、澤蘭;合并腎病加車前子、復盆子、川斷、桑寄生;有感染加蒲公英、銀花;合并冠心病胸悶加瓜蔞、薤白頭、丹參。 5、脾腎陽虛 此型多見于50歲以上中老年患者。三多癥狀不明顯,畏寒怕冷,尤其腹部怕涼,神疲乏力,氣短,腰膝酸軟無力,耳鳴耳聾,滑精或陽瘺,自汗,小便頻數(shù)量多或清長,或失禁,或如脂膏,大便溏薄,或五更泄瀉。舌苔白潤,舌質淡胖或淡紅,脈關尺沉細弱。 治法:健脾溫腎,陰陽并調。 處方:附子10克,干姜5克,熟地15克,萸肉10克,枸杞子15克,補骨脂10克,蒼白術各10克,蓮子肉10克,山藥15克,雞內金10克,五倍子10克,赤石脂15克,禹余糧15克。 加減:心悸怔忡加棗仁、遠志、柏子仁、朱茯神;面色黧黑,四肢失溫加鹿角片、紫河車、丹參、桂枝;尿有余瀝,夜尿多加白果;腰冷腰酸加肉桂、桑寄生、續(xù)斷、仙靈脾;陽痿加陽起石、巴戟天。 6、瘀血內阻 此型多見于糖尿病經治療三消不減,形體日漸消瘦,出現(xiàn)合并心腦血管及神經病變者。三多癥狀輕重不一,伴胸悶胸痛、刺痛,或上下肢疼痛,或肢體麻木,半身不遂,面有瘀斑,月經血塊多色紫。舌紫暗或淡暗,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怒張,脈來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益氣養(yǎng)陰。 處方:生黃芪30克,淮山藥30克,桃仁10克,紅花6克,干地龍10克,川芎10克,當歸10克,赤芍10克,丹參30克,茯苓10克,生地20克,元參10克,丹皮10克,葛根10克。 加減:頭昏疼痛明顯加草決明、白芷;胸悶、肢體疼痛較劇加桂枝、生山楂、瓜蔞、雞血藤、?薟草、絲瓜絡;瘀痰百結,頭暈身重,喘逆,胸悶,加桔梗、牛蒡子、皂莢、路路通;合并心血管病變加黑豆、蠶蛹、何首烏、杞子、炒核桃仁、白茯苓。 并發(fā)癥治療 在上述分型治療的基礎上,根據(jù)不同見癥,進行加減或輔助用藥治療。 1、糖尿病酮癥 上消偏重用生石膏、天花粉、麥冬、玉竹、黨參、知母、黃連、生地、石斛、沙參;中消偏重予調胃承氣湯合白虎湯加黃連、天花粉獲效;或用生地60~90克、川連1.5~3克、黃芪9~15克,內服能使酮體轉陰。 2、并發(fā)腎病及尿珞感染 腎病出現(xiàn)蛋白尿者,用白花蛇舌草、續(xù)斷及大量黃芪治療;尿路感染癥見尿濁,尿頻尿急尿痛者,用萆解、菖蒲、烏藥、車前子、石葦?shù)戎委煛?3、含并周圍神經炎 糖尿病性神經障礙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合并癥,一般用牛車腎氣丸治療。Ⅱ型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的老年患者,用沙參、天花粉、麥冬、玉竹、枸杞子、生地、知母、黃芩、黃連、丹參、澤蘭、鬼箭羽等,另服指迷茯苓丸治療。感覺障礙,肢體酸痛者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運動障礙,肌肉萎縮用人參白虎湯。若四肢竄痛,皮膚灼熱為絡脈不暢,用四藤一仙湯(雞血藤、絡石藤、海風藤、鉤藤、威靈仙)。 4、含并視網膜病變 雀目、耳聾,肝腎陰虛者用杞菊地黃丸、石斛夜光丸、羊肝明目丸;白內障加丹參、阿膠;眼底出血用涼血止血的青葙子、谷精草、草決明、杞子、菊花、茺蔚子、大小薊、田三七、云南白藥等。 5、含并心腦血管病變 合并冠心病以養(yǎng)血活血化瘀為主,常用黃芪、當歸、丹參、赤白芍、川芎、蠶繭、桃樹膠、益母草等。合并腦血管意外半身不遂用補陽還五湯或血府逐瘀湯。 6、含并皰瘍癰 證見牙齦膿腫,久久不愈,甚則高熱神昏用清熱解毒之五味消毒飲、牛黃解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