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治療耳鳴
一、怎樣才能治療耳鳴
中醫(yī)辯證治療耳鳴的方法如下:
(1)風熱侵襲型
此型患者,起病較急,但癥狀通常不會很嚴重,耳鳴音調較低沉,耳內有脹滿、堵塞的感覺,多有自語增強的特點。常伴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經表癥。西醫(yī)診斷多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可見充血、內陷,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shù)。
一證型的治療,應采用劉元素的“耳聾治肺”的觀點,從肺論治,用疏風、宣肺、通竅法治療,銀翹散一類的方劑都可。常用藥物有雙花、連翹、桔梗、杏仁、荊芥、防風、蟬衣、菖蒲,痰多加栝蔞,鼻塞加辛夷、蒼耳子、白芷。
(2)、肝火上擾型
此型患者發(fā)病多較突然,癥狀比較重,耳鳴聲較大,與情緒情志變化關系密切,常常在郁怒之后發(fā)生或加重。多伴有口苦、心煩、頭昏、頭痛、急躁易怒等肝火上逆的癥狀,舌質紅,苔黃,脈弦數(shù)。
此型為肝火上擾清竅而致,法應清肝瀉熱通竅,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常用藥物有:膽草、黃芩、山梔、當歸、澤瀉、生地、木通、柴胡、菖蒲、蔓荊子、磁石。
(3)、痰濁上壅型
此型病程一般較長,耳鳴、頭昏、頭沉、頭重、頭悶,耳內脹悶、堵塞感明顯??砂橛行貝?,納呆,舌質多較胖,邊有齒痕,苔厚膩,脈弦滑。
此型為痰濁上壅蒙蔽清竅所致,治法應該化痰降濁、和胃開竅,多選用二陳湯加減。常用藥物有:半夏、陳皮、茯苓、僵蠶、菖蒲、生苡仁、白芷;可適當選擇1~2味活血化瘀藥,如丹參、桃仁、紅花、當歸尾等,通過祛瘀以助通竅,也符合中醫(yī)久病多瘀的理論;如有痰濁化熱征象,可加黃芩、黃連、栝蔞、枳實。
(4)、肝腎不足型
此型病程較長,據(jù)臨床情況來看,多為老年人發(fā)病。耳內猶如蟬鳴,鳴聲一般不會很大、很響,可伴有腰膝酸軟、眼花、眼干澀等腎經不足之癥,兼癥往往表現(xiàn)不明顯,舌質紅,少苔,脈細。對于老年人耳鳴,又無其他兼癥表現(xiàn)時,多可歸于此型中。治療以補腎益精、滋陰潛陽為主,方選耳聾左慈丸,常用藥物有生熟地、山萸肉、山藥、菖蒲、牛膝、菟絲子、覆盆子、蟬衣、磁石、神曲、葛根、柴胡。
臨床常可見到耳鳴伴有比較明顯的心火上炎的癥狀,心煩、急躁、失眠、口舌生瘡,舌尖紅,脈細數(shù)。在青年人中多見,一部分老年人也可發(fā)生。此為肝腎不足,水不濟火,心火上炎,擾亂清竅所致。治療上應側重于清心火,其次滋腎陰,方選導赤散加減。常用藥物有:生地、黃芩、黃連、淡竹葉、木通、燈芯草、菟絲子、麥冬、覆盆子、酸棗仁。
(5)、脾胃虛弱型
患者多表現(xiàn)出精神差,疲乏無 力,頭昏,勞累后癥狀加重,納差,舌質淡,苔薄白或厚,脈弱。治以健脾益氣,升陽通竅,可選擇補中益氣湯、參苓白術散、八珍湯一類方劑。常用藥物有:黨參、黃芪、白術、升麻、葛根、柴胡、陳皮、半夏、當歸、菖蒲。
二、什么方法治汗管瘤才是安全的不會有疤不會復發(fā)!
一般的創(chuàng)傷性腐蝕性治療方法在治療汗管瘤的過程當中還會傷害到正常的皮膚組織,這也是為什么使用這類的方法時會在治療后產生疤痕,而且這類的方法治療的效果只能夠停留在皮膚的表面無法深入到真皮層當中,汗管瘤的根部是生長在真皮層當中,治療時如果無法祛除汗管瘤的根部則會復發(fā)。
建議使用智能分子療法,純中藥治療汗管瘤外敷內服由里到外徹底治愈汗管瘤,外部的治療交由專業(yè)的醫(yī)生進行,中藥精華素能夠自行的識別出汗管瘤細胞與正常的皮膚組織沒有任何的藥物反應,藥物識別出汗管瘤細胞后會吸附在汗管瘤根部位置代謝根部,患者回到家中只需要根據(jù)醫(yī)生的要求進行內部調理增強自身的免疫抵抗能力抑制汗管瘤生長即可等待藥效的發(fā)揮。
治療汗管瘤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并沒有快速治愈汗管瘤的方法,患者在調節(jié)自身內分泌的同時藥物發(fā)揮出藥效從汗管瘤根部開始慢慢的代謝汗管瘤,最明顯的變化是汗管瘤在一天天的變小變平直到完全的消退,中藥的溫和性治療過程不創(chuàng)傷腐蝕正常皮膚不會產生疤痕,通過患者的內部調理結合專業(yè)的外部治療徹底消除汗管瘤杜絕復發(fā)。
三、疣子治療方法偏方
尋常疣 [概述] 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贅生物,臨床上常見的有尋常疣、跖疣、扁平疣及尖銳濕疣等。
[癥狀體癥] 1.一般無自覺癥狀,偶有壓痛; 2.皮損為針尖至豌豆大,半圓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粗糙,角化明顯。觸之略硬,呈灰黃、污褐或正常膚色,乳頭樣增殖,表面多呈花蕊或刺狀; 3.好發(fā)于手指、手背、甲緣及足部。
[診斷依據(jù)] 1.好發(fā)于手指、手背、甲緣及足部; 2.皮損為針尖至豌豆大,硬實丘疹,表面粗糙,呈花蕊或刺狀; 3.初發(fā)為單個,可自身接種而增多,多無自覺癥狀,病程慢性。
[治療原則] 1.銳匙刮除或液氮冷凍,CO2鐳射治療,外科手術切除; 2.鴉擔子外敷; 3.外涂5-氟料嘧啶軟膏或疣必治。
[療效評價] 1.治療:突出的疣完全消除。 2.好轉:疣部傷消除。 3.未愈:疣同治療前無變化。
[專家提示] 尋常疣是良性疾病,通過外科物術或冷凍、鐳射等方法治療效果多較滿意。
尋常疣(verruca vulgaris)中醫(yī)稱千日瘡,俗稱刺瘊,為HPV-2.4型、7型引起,
〖臨床特點〗
一、病因:HPV-2.4型、7型引起,與機體免疫功能有關
二、好發(fā)年齡:兒童及青少年。
三、好發(fā)部位:手背、手指及足緣等處,
甲周疣 發(fā)生于甲周者,
甲下疣 在甲床者。
絲狀疣 皮一細長絲狀突起。
指狀疣 有時為一族集多個參差不齊的指狀突起。
四、皮疹特點:小丘疹,表面角化粗糙,堅硬。呈灰黃、污黃或污褐色。
五、自覺癥狀:無,
六、病程:病程慢性,1-2年
七、預后:有自限性,可自行消退。
八、組織病理:呈乳頭瘤樣增生,角化過度間角化不全,棘層上部及顆粒層細胞有空泡化。表皮突處長,疣周圍向內彎曲呈抱球狀,真皮乳頭上延,血管擴張。
〖預防治療〗
一、液氮冷凍治療 最常用,適用于皮損較小、數(shù)目少
二、激光
三、對于基底部較小的疣如絲狀疣,可用刮匙直接刮除后止血。
四、局部外用藥物 5%5-Fu軟膏、10%水楊酸軟膏等。
五、左旋咪唑 50mg, 口服 3/日,服3天停11天,連用3個月。
六、板藍根注射液2ml肌肉注射,1/日, 10~20次為一療程。
七、中醫(yī)中藥治療
“瘊子”是人們對尋常疣(或跖疣)的俗稱,中醫(yī)稱“千日瘡”。本病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所引起,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外傷對HPV感染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長瘊子是感染病毒引起的,不是自身血液有病。但是本病發(fā)生與機體免疫狀態(tài)有關,免疫缺陷狀態(tài)者,如腎移植、惡性淋巴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及紅斑狼瘡病人疣的發(fā)病率增高。
瘊子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其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四類:
(1)全身治療 中藥水煎內服,或以清熱解毒為主,或以理氣活血、軟堅散結為主,多能奏效。常用的中藥如清熱解毒的板藍根、大青葉、馬齒莧、敗醬草,理氣活血的川芎、赤芍、桃仁、紅花、當歸、牛膝,軟堅散結的龍骨、牡蠣、穿山甲等。內服同時還可配合外洗,效果更佳。
(2)局部藥物治療 可用10%~20%水楊酸或三氯醋酸、冰醋酸溶于等量的彈性火棉膠外涂疣體,或用5% 5-氟脲嘧啶軟膏外涂,可使疣體環(huán)死、脫落。但可致局部刺激,出現(xiàn)紅腫、皸裂、疼痛、過敏反應、色素沉著等副作用。還有用0.1%爭光霉素生理鹽水溶液 0.1ml注射于尋常疣或跖疣基底部,隔日1次,共2~3次即可脫落,此法副作用少。跖疣可用3%福爾馬林溶液作局部濕敷或浸泡,每天1次,每次15分鐘,連續(xù)4~8周,常有效。
(3)物理療法 包括冷凍、電灼、激光等方法。
(4)手術切除 術后易復發(fā)且易形成疤痕。
瘊子雖不是什么大病,卻會影響美觀,并給工作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患者多希望尋求簡便而迅速的治療方法。目前最受醫(yī)生和患者青睞的要屬冷凍和激光治療,因其治療迅速、徹底、簡便易行而且副作用少。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對于單發(fā)或數(shù)目較少者可作首選。如果是多發(fā)或融合的面積較大的疣體,還是應采取綜合療法為宜,即內服中藥配合外洗中藥或細胞毒性藥物外涂以促使疣體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