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屬于酸性還是堿性
茶葉是酸性還是堿性的?剛從茶樹上摘下孝稿來的茶葉是屬于堿性,加工次數(shù)越少的茶葉則越偏堿性,反之,加工次數(shù)越多則越偏酸性,因此綠茶較偏堿,因為它是不發(fā)酵茶葉,一般所謂的老人茶則教偏酸,所有食品都一樣,加工次數(shù)越多者,也就是越偏離自然,所以也就越偏酸性了。
有人對對茶是酸性還是堿性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與實驗。
一、材料與方法
1.茶葉:條紅茶(一級)、綠茶(龍井)、綠茶(珍螺)、綠茶(炒青)各取3克,烏或慎慧龍茶(色種)、烏龍茶(鐵觀音) 各取5克。
2.測定用具:天平秤、廣泛PH試紙、茶具、開水。
3.方法:將各種茶葉分別裝入110 毫升的鐘形杯中,用開水沖泡。泡后分別在5分鐘、15分鐘、30分鐘、12
個小時(隔夜茶)用PH試紙測定。其方法是取一張試紙浸入茶湯半秒鐘后取出,與比色卡進行比色,評估出PH值。
二、結果分析
PH值是用來表示酸堿性強弱的指標,PH值等于7時為中性,PH值小于7時為酸性,PH值大于7時為堿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強,PH值越大堿性越強。從測定結果中可以看出:
1.不同茶葉的酸堿性有所不同。綠茶酸性最弱,紅茶和烏龍茶酸性相對強些,但都為弱酸性,說明茶湯酸堿度與茶葉種類和制作方法有關。
2.不同浸泡時間測得的茶葉酸堿度也有所差別。沖泡5min時酸性最弱,接近中性;沖泡后浸15分鐘的茶湯酸性有所增強,基本達到最大值,繼續(xù)延長浸泡時間,若采用試紙測定,基本測不出其變化。
3.不同嫩度的茶葉酸堿度也不同。芽茶酸性相對比葉茶弱,即茶葉越嫩,酸性越弱,茶葉越老,酸性越強。
三、討論與小結
1. 茶湯的PH值總體來說是在5.5-7范圍之間,均屬于弱酸性。但其酸性的強弱與茶葉類別,沖泡時間以及茶葉老嫩有一定關系。
2.用廣泛PH試紙只能測出茶湯酸性的大致范圍,限于知識與條件不足,目前尚難精確測定。
因此茶本身雖是堿性的,但茶湯是弱酸性的。另外沖泡時間過長也會造成酸度的增加。研究發(fā)現(xiàn),使茶湯呈現(xiàn)弱酸性的物質主要是茶多酚和鞣酸類物質,在初期沖泡過程中,酸性物質溶出較快,而后期茶堿類物質開始溶出,使茶品,特別是發(fā)酵程度高的茶類,如巖茶(閩北烏龍茶的代表)、紅茶的酸衫答性略有下降。如果悶茶時間過久,比如幾個小時,酸度繼續(xù)增加,對于有胃疾的朋友,切忌飲用過久悶著的茶,特別是隔夜茶。在這些茶品中,研究發(fā)現(xiàn),沖泡水溫越高,酸性物質溶出越快。
堿性
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類、都屬酸性食物
蔬御鄭菜、水果等都屬堿性食物
如果是胃酸過多,不建議喝茶,某些堿性水果像西紅柿、檸檬也不建議,因為是堿性或酸性取決于最終代謝產物,鎮(zhèn)返頌而果酸會直接刺激胃黏膜世乎的。
你好,茶是屬于堿性的,喝茶可以中和人體內的酸性。堿性酸性食品中的定義,是根據(jù)其在體內的最終消化后的產物的酸堿性定的。茶是一種偏堿性飲料,能調節(jié)食物中的酸性,茶還是明臘滲多種成份的營養(yǎng)激脊飲料和多維飲料。綠茶的含堿比率比紅茶、花茶、烏龍茶都要高幾倍甚至幾十倍,堅持長年飲茶,對調節(jié)身體機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局敏效果。
紅茶屬于中酸性的食品。具有關試驗表明:絕大多數(shù)的茶品,如紅茶、綠茶、花茶、烏龍茶(鐵觀音)、普洱生茶的茶湯酸堿度測定都呈弱酸性。
1、綠茶的酸性最弱,紅茶和烏龍茶的酸性相對較強些,但都為弱酸性,這也說明了茶湯酸堿度與茶葉的種類以及制作方法有關。
2、紅茶的酸堿性與浸泡的時間有關。御檔吵沖泡5分鐘時酸性最弱,接近中性;若沖泡后浸15分鐘的茶湯酸性有所增強,基本能夠達到最大值。
3、紅茶的酸堿性與茶葉的嫩度有鎮(zhèn)侍關。因為芽茶酸性相對比葉茶弱,也就是說茶葉越嫩,酸性越弱,茶葉越老,酸性越強。
/iknow-pic.cdn.bcebos.com/72f082025aafa40f4c4a26ffa664034f78f01907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蠢沒圖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72f082025aafa40f4c4a26ffa664034f78f0190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拓展資料:
常喝紅茶的好處:
1、紅茶品性溫和,味道醇厚,除含有多種水溶性維生素以外,還富含多種微量元素鉀,當沖泡后70%的鉀可溶于茶水內。
2、紅茶具有增強心臟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并能夠減少鈣在體內的消耗。
3、紅茶中所含的錳是骨結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經常喝紅茶對骨骼強健也非常有益處。
4、經常喝紅茶還具有防治流感、中風及皮膚癌的效果。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item/%E7%BA%A2%E8%8C%B6/185424?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_紅茶>百度百科_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