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單兵作戰(zhàn)口糧里為什么有茶葉?
所謂“國外單兵口糧配有茶葉”可能是想當然吧!在歐洲或者或者美國的酒店都很少有開水供應,野戰(zhàn)部隊哪里去找水源、燒開水?
拿破侖有一句名言: 士兵的胃,決定了部隊行進的距離。國外的單兵口糧最早開始研制的時間是在19世紀初期;當時的法國軍隊在拿破侖的率領下橫掃歐洲;
不過士兵們遠離本土,戰(zhàn)線越來越長,后勤保障特別是食物成了最大的問題;從法國本土運送到前線的士兵口糧由于路途遙遠,非常容易變質腐壞,極大影響了部隊的戰(zhàn)斗力。
需求決定了市場價值;法國的科研人員先是試驗成功了現代意義上的單兵口糧——玻璃罐頭;繼而英國人又發(fā)明了一種更加便于攜帶的“馬口鐵”罐頭,并且取得專利;
后來,美國人又發(fā)明一種現在廣泛應用于盒裝牛奶的高溫消毒法——巴氏消毒法;至此,馬口鐵罐頭成了世界各國單兵口糧主打產品,直到今天仍然出現在單兵口糧中;
在民用市場上,這種馬口鐵罐頭也進入了千家萬戶,那就是前幾年風靡一時的“午餐肉”;除了“午餐肉”成了家喻戶曉的食品以外,進入民用市場的單兵口糧還有“壓縮餅干”以及現在超市里出售的“自熱食品”,如“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等;
說了半天,單兵口糧到底有沒有茶葉呢?
下面請看美國的“單兵口糧”:
美軍1775年單兵口糧標準如下:
牛肉453克,或者豬肉340克,或者腌魚453克、牛奶473毫升、“云杉”啤酒或蘋果酒946毫升、豌豆或菜豆1419毫升(每周1次);
大米或者玉米236毫升(每周1次);集體配給口糧(100人分量)包括糖蜜(制糖產生的副產品,獨立戰(zhàn)爭中最主要的調味品之一)34升(每周1次)、液體肥皂8.95千克或固體肥皂2.98千克(每周1次)、蠟燭1.12千克等;
二戰(zhàn)時期美軍的單兵口糧分成了A, B, C, D等等類別;其中A類完全是新鮮的未加工食材,配發(fā)給后方機關或者后勤的炊事兵加工處理;
B類是半成品罐裝食物,一般是配發(fā)給偵察或前鋒部隊食用,為此還要安排幾個會做飯的炊事兵; C類軍糧為全熟的罐頭食品,專門提供給那些野戰(zhàn)的一線部隊,即食食品;
比如C類就是一個士兵一天的口糧,重約3公斤,包括3個M罐頭、3個B罐頭和1個小附件包,全部打包裝在硬紙箱里;
其中,可供選擇的M罐頭有:午餐肉、火腿蛋、奶酪通心粉、土豆燉牛肉、煮香腸豌豆、熏肉配鷹嘴豆、雞肉燴菠菜;
B罐頭包括:壓縮餅干、混合麥片、糖衣花生仁和葡萄干、速溶咖啡、奶精和方糖、奶酪和果醬、速溶檸檬粉、可可飲料粉和水果糖;
除此以外,還有附件包,里面有香煙、凈化水藥片、火柴、衛(wèi)生紙、口香糖和開罐起子等;找了個遍,就是難覓茶葉的蹤影。
因此,所謂國外單兵口糧配有茶葉,純屬誤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