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有什么特產(chǎn)和好吃的?
彭澤特色小吃之蒸米粑
彭澤經(jīng)濟(jì)文化發(fā)展促進(jìn)會 2016-12-14
彭澤縣地處長江南岸,為水鄉(xiāng)澤國的魚米之鄉(xiāng)。自古以來盛產(chǎn)大米。而以大米加工做成的米粑,古往今來傳留民間。每逢年節(jié)喜慶婚喪壽誕,均以各樣的米粑為佳肴款待來賓。米粑中尤為蒸米粑、溜蒸粑、高粑別具特色,數(shù)彭澤的一大特色食品。
雖然蒸米粑是彭澤特產(chǎn),但在周邊地區(qū)也得到了廣泛推廣,成為當(dāng)?shù)厝藗兿矏鄣娜粘:凸?jié)日食品,不僅限于彭澤人會做、喜愛吃。比如在鄰近的安徽省東至縣的部分范圍內(nèi)也可尋覓到蒸米粑的足跡,他們還給它起了另外一個形象的叫法——“米餃子”,也可以簡單地概括蒸米粑的形狀和特征:它和餃子一樣,但皮用的是米粉而不 是麥粉,整體體積也比餃子大得多,這常常令它與餃子相去甚遠(yuǎn)。而“蒸米粑”的“蒸”字則告訴我們它與餃子不同的地方:只限于蒸。蒸后還可在炸,同樣別具一番風(fēng)味。
蒸米粑其實就是南方人米飯和菜的一個綜合快餐般,制作時那也是與做餃子完全不同的場景。一般包餃子都是一個大一點的湯碗或者小菜盆就可以裝下餡的,然后一個小面團(tuán)就包起來了。做蒸米粑的架勢就 類似于辦一桌酒席,因為餡,也就是里面的菜,總量一般都是一大盆,碰上過節(jié)或辦宴席什么的,那就就像朝鮮婦女在腌制辣白菜似的畫面,當(dāng)然米粉團(tuán)也會相應(yīng)較大。
所以綜合起來說便像是“蒸米餃”。如果用一句來推廣到全國,那便是“北方有餃子,南有蒸米粑”,可以說是南北方人不同飲食喜好形成的獨特又類似的風(fēng)景。
在彭澤為中心的那片地區(qū),很多老百姓把蒸米粑當(dāng)成饅頭包子一樣的早餐主食,這在早餐店便顯而易見,在全國的其他地方則是看不到的。節(jié)假日,蒸米粑又會成為像北方人的餃子一樣的節(jié)日食品。
下面介紹彭澤蒸米粑的制作方法:
1.準(zhǔn)備肉餡等材料,可以用粉絲,肉等材料,切好后炒熟
2.開水燙粉,和粉,此工序最重要,要保證粉微濕,有勁道,不粘手,和粉時間越長,勁道越好
3.包粑過程
1)把調(diào)好的粑坨用手搓成如乒乓球大小圓狀)
2)把圓狀的粑坨抹上少許食用油,放在包裝袋上,上面再放一層包裝袋,包裝袋剪成鼠標(biāo)墊大小,用菜板(也有專門壓粑的木架子)壓成圓餅(即粑皮),盡量不要壓的太厚。(抹油的用途是防止粑坨粘住包裝袋)
3)把壓好的粑皮先對折放在手中(對折不能合起來),把炒好的粑芯放在粑皮的另一邊,份量適中,再把粑皮的另一邊合上。一定要捏緊,可以像包餃子那相捏成邊,不然會蒸的時候會破掉。注意包粑芯的時候不要讓油流出來,這樣也是包不住的。
包粑過程
包粑過程
全部包好后,放入蒸籠里面
蒸粑過程
蒸熟后,取出入盤的成品,是不是有點垂涎欲滴!
不管是彭澤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去彭澤,都必須嘗一下彭澤的地道小吃,彭澤人早吃都喜歡吃這個。如果你去彭澤的鄉(xiāng)鎮(zhèn)就更有機會吃到地地道道的蒸米粑,不瞞你說,我覺得鄉(xiāng)下的更好吃,每年回太平都會吃到美味的蒸米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