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大師是誰(中國茶大師第一人)
中國茶大師第一人
茶圣--陸羽,來自唐代竟陵(今湖北天門),自幼由禪師智治撫養(yǎng),但更喜歡茶而不是佛教。安石起義期間,陸羽被流放到湖州并隱居苕溪,從此,他開始了幾十年的茶葉生意。最后,關于世界的第一本專著茶學最終定稿并在唐德宗(780)的第一年出版。這本書也是世界中關于茶的第一本百科全書,陸羽因此被譽為茶圣。
茶文化傳播者——榮西禪師榮西禪師(1141~1215),字明庵,14歲落發(fā)為僧,在比睿山修天臺密教,后兩次入宋留學,將禪宗傳入日本。 他也從中國帶回茶樹種子,鼓勵在日本栽培,并普及飲茶之法,其所著的《吃茶養(yǎng)生記》是日本第一部茶的著作,被譽為日本的“茶祖”。 榮西一生研究佛經和茶葉,曾兩次到中國學習,除了學習中國的文化、佛經,還用了大量的時間學習中國的種茶、制茶和飲茶技術。 回國后不但帶回了中國的經卷,而且把中國的茶籽也帶了回去。榮西禪師可謂是日本版的“玄奘大師”,中國茶葉經榮西傳到日本后,很快得到了發(fā)展。
中國制茶大師
普洱茶只有江湖,沒有所謂的大師。大師都在采茶和制茶。江湖上那些大師在買茶。應該叫營銷大師。
中國品茶第一人
搖香是為了使茶葉散發(fā)出茶香。泡茶的過程中每個動作都是相互銜接、并且逐步推進的。比如做“搖香”這個動作之前,先要將蓋碗溫熱,然后投茶,立即蓋上杯蓋,不讓蓋碗中的熱氣揮發(fā)掉。順勢右手拿起蓋碗,左手托著杯底上下顛簸,輕輕晃動蓋碗中的茶葉,然后在揭開杯蓋的第一時間內鼻子湊到跟前嗅聞茶香。這時干茶在熱氣熏蒸下香氣會彌漫而來,喝茶的人可以通過香氣來辨別茶葉的類型以及品質的好壞。
其次,搖香的同時也會聞香,聞香使人身心愉悅。沖泡紅茶,你會聞到紅茶中散發(fā)出丹陣陣果香;沖泡綠茶,你會嗅到綠茶中彌漫開來的陣陣清香;沖k泡巖茶,你會聞道巖茶中撲鼻而來的濃郁的花香、蜜香、乳香、焦糖香…茶葉中的香氣來源于茶葉本身所富含的芳香物質,一些高香茶不僅香氣變化豐富,多種香氣交織在一起,使人產生聯(lián)想,又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感覺,非常美妙!
中國茶葉第一人
1993年到2005年中國產茶量不是占世界第一。這時候印度的茶產量是世界第一。
中國茶產量在1993年以前,一直都是世界第一,從1993年開始,被印度趕上,一直到2005年,都是印度第一。
中國茶產量是從2005年以后開始加大茶葉的種植面積,到2006年重新回到第一的位置一直到現(xiàn)在。
中國十大制茶大師人物
1.安溪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是由福建安溪當?shù)夭柁r于1725-1735年間發(fā)明的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也是一種制作方式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的烏龍茶類的代表品種,因紫紅色的嫩芽、葉尖向左稍歪略微下垂而有了紅芽歪尾桃的美稱。
2.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是主要產自福建閩北武夷山一帶的中國傳統(tǒng)名茶,是一種帶有明顯巖骨花香品質特征的極品烏龍茶類,而這種半發(fā)酵的青茶,在制作方式中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成品具有似蜻蜓頭的外形,鐵青帶褐油潤的色澤使得它成為中國特產名茶。
3.大紅袍
大紅袍是原產于福建武夷山的優(yōu)質烏龍茶類,也是擁有綠褐鮮潤色澤、條索緊接的外形的中國特種名茶,而這種茶葉因具有馥郁持久蘭花香的特點使得該茶品質突出,在沖泡后橙黃明亮的湯色常喝具有消食去膩、減肥健美、解熱防暑的功效。
4.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是原產于1796年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地區(qū)的白茶品類,也是因滿批白毫的挺直似針的外形而有了茶中美女、茶王的美稱,成品長約三厘米的茶葉外形密被白毫,色白如銀,常飲具有退熱祛暑解毒的功效。
5.本山茶
本山茶是一種早在1937年的《安溪茶業(yè)調查》中出現(xiàn)的中芽種無性系品種,也是具有明顯波浪葉緣、薄而質脆的葉片的鐵觀音的近親品種,而這個因優(yōu)良的質量、中等的品質、較強的適應性和長勢使得成為安溪四大名茶之一。
6.永泰綠茶
永泰綠茶是產自有著“后花園”雅稱福州永泰縣的綠茶品類,因這里深厚肥沃的緩坡崖隙的土壤和溫和濕潤的氣候使得這里利用獨特加工方式產出的茶葉,具有綠潤的色澤和附帶花香的香氣,在經過沸水沖泡后具有嫩綠明亮的湯色和鮮醇甘爽的滋味。
7.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是主要產自福建永春縣海拔600-900米高山處的茶品種,因茶葉外形類似佛手而得名,這種具有柔軟綿韌的質地、紫紅靚麗的嫩芽的茶葉在沖泡后會散發(fā)出沁人肺腑、馥郁悠長的香氣,金黃透亮的湯色在入口后,會品嘗到芳醇甘爽的滋味。
8.武夷紅茶
武夷紅茶是一種會散發(fā)出獨特韻味伴隨著花果香味的全發(fā)酵茶,也是距今有著400多年制茶歷史的古老的紅茶品種,而近些年在市場上火爆的金駿眉紅茶就是武夷紅茶品類下的徹夜品種。
9.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是主要產自福建省寧德西安福鼎市的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也是具有性清涼、消暑解毒、消熱降火的白茶特點的茶類,而這個有著墨綠或灰綠的色澤的茶品種,在經過沖泡后會聞到伴有花香的濃郁持久的香氣,入口后具有甘醇爽口的口感。
10.漳平水仙茶
漳平水仙茶是產自福建省漳平市的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而這個茶類品種主要產自漳平的九鵬溪地區(qū),此處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使得這個烏龍緊壓茶類具有獨特的清高悠長的香氣、醇爽細潤的滋味,這個具有久飲多飲不傷胃特點的茶曾先后獲得多項博覽會的金獎,并遠銷東南亞國家和地區(qū)。
中國著名茶文化大師
陸羽(73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或云自太子文學徙太常寺太祝,不就。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于世,對中國茶業(yè)和世界茶業(yè)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他也很善于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
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并擅長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浙江湖州苕溪,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全唐文》有《陸羽自傳》。
中國茶大師第一人排名
1.陸羽
陸羽被稱為“考察茶事”,游歷巴川蜀峽,一路上他逢山駐馬采茶,遇泉下鞍辨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訪,筆不暇錄。經過長年的積累,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得以面世,陸羽也被世人尊為“茶圣”。
2.盧仝
盧仝嗜茶成癖,他的“七碗茶詩”被人千載傳唱。后流傳到日本,并深深影響了日本的茶道。此外盧仝還著有《茶譜》,世人尊稱其為“茶仙”。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fā)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3.皮日休
晚唐著名文學家,精通茶事,善寫茶詩,他自制了一套精美的“襲美茶具”,寫過《茶中雜詠》,為今人了解唐代茶園、茶舍、茶農、茶具以及茶業(yè)的種植、焙制、烹飲情況,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歷史資料。
4. 李清照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與丈夫都是茶道中人,他們旅居青州時常以茶為戲:“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币贿咃嫴瑁贿呌洃泴W習,此乃“飲茶助學”也。
5.張岱
明末人,曾戲謔地自稱“茶淫枯虐”。他曾聯(lián)合鄉(xiāng)人,對家鄉(xiāng)一款沒落的貢茶進行改造,使得此茶名聲大噪,并更名為“蘭雪茶”,后重新雄踞江南第一名茶的寶座。
6.乾隆
曾六下江南,微服私訪的同時也飲遍了江南的名茶。乾隆一生嗜茶,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85歲高齡時,乾隆欲隱退讓位,有大臣勸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乾隆回曰:“君不可一日無茶也!”
7. 蒲松齡
蒲松齡久居鄉(xiāng)間,知識淵博,他自制了菊桑茶,具有補腎、抗衰老的藥效。他在家鄉(xiāng)設了一個茅草茶庭,為過往行人義務供茶,飲茶者不需付茶錢,只需口傳故事和傳說。這些用茶換來的故事,后來成為《聊齋志異》中490多篇文言體小說的素材來源。
8. 汪士慎
“揚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是“八怪”中與茶結緣最深的一位。他一生品茶無數(shù),對各種茶葉的形狀和味道了如指掌,閑著眼睛品茶都能說出茶葉的產地,甚至是幾時采摘的茶葉。他有個癖好,煮茶的水只取三種,分別是山泉、雪水和花須水。他從不喝泡茶,而是用專門的茶具煎茶。
中國茶大師第一人是誰
首屆“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
白水清、何景成、甘浦爾(法國)、石昆牧(中國臺灣)、紀曉明、姜育發(fā)(韓國)羅乃忻、周紅杰、張寶三、黃桂樞。
第二屆“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
張順高、駱少君、王曼源、杜春峰、曾云榮、鄭仁梧、穆有為、邵宛芳、林平祥、蘇榮新。
第三屆“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
閨希軍、李師程、張奇明、張國良、陳凱希(馬來西亞)、陳國昌、鄒炳良、盛軍、曹冬生、焦家良。
第四屆“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
丁俊之、太俊林、張芳賜、奧斯?。绹⒏秾W奇、鄔夢兆、趙美玲、章軒塵、袁明德、劉學敏。
中國品茶大師有誰
品茶大師 首先是精于茶道的人能吃透茶葉市場行情,了解各地茶的品質,一個茶樣經他們評定,馬上能辨別出是山上的茶青,或是大田里的茶青,是新茶樅,還是老茶樅,色、香、味、形、韻、質等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加工過程中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紕漏,都心中有數(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