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茶葉沖泡時間(烏龍茶審評沖泡時間)
烏龍茶審評沖泡時間
原因分析:方法不對。
如何沖泡烏龍茶?
烏龍茶的沖泡時間由開水溫度、茶葉老嫩和用茶量多少三個因素決定。一般的情況下,沖入開水2—3分鐘即可飲用。但是,有下面兩種情況要做特殊處理:一是如果水溫較高,茶葉較嫩或用茶量較多,沖第一道可隨即倒出茶湯,第二道沖泡半分鐘后傾倒出來,以后每道可稍微延長數十秒時間。二是如果水溫不高、茶葉粗老或用茶量較少,沖泡時間可稍加延長,但是不能浸泡過久,要不然湯色變暗,香氣散失,有悶味,而且部分有效成分被破壞,無用成分被浸出,會增加苦澀味或其他不良氣味,茶湯品味降低。若是泡的時間太短,茶葉香味則出不來。烏龍茶較耐泡,一般可泡飲5—6次,上等烏龍茶更是號稱“七泡有余香”。
評審烏龍茶時,第一泡
黃山毛峰
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guī)в薪瘘S色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黃山毛峰茶形細扁、稍卷曲,色呈杏黃、明澈清爽,聞之香氣持久似白蘭。干茶葉芽的芽鋒應顯露,芽毫多者為上品,芽鋒藏匿、芽毫少者質差。
茶葉質量之高低,首先可從香氣上來辨別。可抓一小撮茶葉湊近鼻端,如嗅之香氣低悶、有粗老氣,必為低質茶葉。反之,質好的高級綠茶,不但外形嫩綠白毫顯露,且嗅之有鮮爽清新之感,或有近似蘭香、板栗香味;好的紅茶嗅之有甜香或焦糖香;上等的烏龍茶則有濃郁的熟桃香味。從色澤上來講,好的綠茶應“鮮靈油潤”;好的紅茶應“烏潤光澤”;而好的烏龍則“青褐光潤”。
濕看,就是開湯審評,俗稱泡茶或沏茶。一般先取茶葉3-5克,放入白色瓷杯中,然后沖上滾沸適度的開水200毫升左右。開湯后,應先嗅香氣,接著看湯色,先嘗滋味,后評葉底。
1,嗅香氣
茶葉經杯中沖泡后,立即傾出茶湯,將茶杯連葉底一起,送入鼻端進行嗅香,凡聞之茶香清高純正,使人有心曠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
2,看湯色
看湯色應及時進行。一般在茶葉沖泡3-5分鐘后,傾出杯中茶湯于另一碗內,在嗅香氣前后立即進行。凡屬上乘的茶葉,湯色以淺綠或黃綠為宜,并要求清而不濁,明亮澄澈。
烏龍茶內質審評流程
1、擺具將茶具一一擺好,茶壺與茶盅并排置于茶盤之上,聞香杯與品茗杯一一對應,并列而立。電茶壺置于左手邊。
2、賞茶用茶匙將茶葉輕輕撥入茶荷內,供來賓欣賞。
3、溫壺溫壺不僅要溫茶壺,還要溫茶盅。用左手拿起電茶壺,注滿茶壺,接著右手拿壺,注入茶盅。
4、溫杯將茶盅內的熱水分別注入聞香杯中,用茶夾夾住聞香杯,旋轉360度后,將聞香杯中的熱水倒入品茗杯。同樣用茶夾夾住品茗杯,旋轉360度后,杯中水倒入滌方或茶盤。
5、投茶將茶荷的圓口對淮壺口,用茶匙輕撥茶葉入壺。投茶量為1/2至2/3壺。
6、洗茶左手執(zhí)電茶壺,將100攝氏度的沸水高沖入壺。蓋上壺蓋,淋去浮沫。立即將茶湯注入茶盅,分于各聞香杯中。洗茶之水可以用于聞香。
7、高沖執(zhí)電茶壺高沖沸水入壺,使茶葉在壺中盡量翻騰。第一泡時間為1分鐘,1分鐘后,將茶湯注入茶盅,分到各聞香杯中。
8、奉茶聞香杯與品茗杯同置于杯托內,雙手端起杯托,送至來賓面前,請客人品嘗。
9、聞香先聞杯中茶湯之香,然后將茶湯置于品茗杯內,聞杯中的余香。
10、品茗聞香之后可以觀色品茗。品茗時分叁口進行,從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不同位置香味也各有細微的差異,需細細品,才能有所體會。
11、再次沖泡第二次沖泡的手法與第一次同,只是時間要比第一泡增加15秒,以此類推,每沖泡一次,沖泡的時間也要相對增加。優(yōu)質烏龍茶內質好,如果沖泡手法得當,可以沖泡幾十次,每次的色香味甚至能基本相同。1
2、奉茶自第二次沖泡起,奉茶可直接將茶分至每位客人面前的聞香杯中,然后重復聞香、觀色、品茗、沖泡的過程。
烏龍茶的浸泡時間
冷萃茶做法:準備10g茶葉、500ml涼開水、一只帶蓋玻璃杯,先將茶葉投入杯中,注入七分滿的涼開水,同時可加入檸檬片、玫瑰花等,然后蓋上茶杯蓋子,放置2~4小時,最后放入冰箱冷藏1小時左右,即可取出飲用。
另外,烏龍茶的時間要長一些一般四個小時左右可以出湯。
烏龍茶國標審評沖泡時間
高山烏龍茶的沖泡時間是由水溫、茶葉老嫩和用茶量三個因素決定的。一般的情況下,沖入開水2~3分鐘后即可飲用。但是,有下面兩種情況要做特殊處理:一是如果水溫較高,茶葉較嫩或用茶量較多,沖第一道可隨即倒出茶湯,第二道沖泡后半分鐘傾倒出來,以后每道可稍微延長數十秒時間。二是如果水溫不高、茶葉較粗老或用茶量較少,沖泡時間可稍加延長,但是不能浸泡過久,不然湯色變黯,香氣散失,有悶味。若是泡的時間太短,茶葉香味則出不來。高山烏龍茶較耐泡,一般可泡飲5-6次,上等烏龍茶更是號稱“七泡有余香”。
烏龍茶審評浸泡時間
烏龍茶包括聞名遐邇的鐵觀音一般都用鐘形杯審評。這是由烏龍茶的審評方法和烏龍茶的品質特征決定的。烏龍茶審評主要從四方面品鑒,即色、香、味、形。特別是香氣和滋味。一般審評用茶葉一泡7克左右,以沸水沖泡。鐘形杯的形狀和容量剛好適合烏龍茶的品鑒,有利于香氣的集聚,一揭杯蓋,茶香四溢,優(yōu)劣即明。
而且從鐘形杯倒出的茶湯,從滋味、色澤等方面都有利于品嘗和鑒別。
烏龍茶審評的標準流程
三次
濕評內質 濕評以香氣、滋味為主,結合湯色、葉底。沖泡前,先用開水將杯盞燙熱。稱取樣茶5克,放入容量110毫升的審評杯內,然后沖泡。沖泡時,由于有泡沫泛起,沖滿后應用杯蓋將泡沫刮去,杯蓋用開水洗凈再蓋上。第一次沖泡2分鐘即可嗅香氣,第二次沖泡3分鐘后嗅香氣,第三次以上則5分鐘后嗅香氣。每次嗅香時間最好控制在5秒鐘內。每次嗅香后再倒出茶湯,看湯色、嘗滋味。一般高級茶沖泡4次,中級茶沖泡3次,低級茶沖泡2次,以耐泡有余香者為好。
烏龍茶審評的流程及注意事項
烏龍茶是從頭到湯色品到最后一次湯色
烏龍茶建議沖泡時間為
沖泡烏龍茶的方法步驟:
1、溫杯
準備煮茶壺,煮一壺礦泉水或者純凈水。先向蓋碗、公道杯、品茗杯中倒入沸水,充分燙洗一遍每個茶具。然后取出5-10g的烏龍茶投入蓋碗之中,沖泡的茶水比一般是1:20-30。
2、注水,
提起茶壺,沿著茶杯的邊緣環(huán)繞注水,水溫以控制在90度以上為宜。不宜高沖注水,最好繞著茶杯的邊緣,一圈一圈的注水,使每一根茶葉都充分與水接觸,有利于激發(fā)茶香。
3、出湯
烏龍茶比較耐泡,前幾泡可以快速出湯,注水后5-10秒便出湯,不宜久泡,以免茶湯過濃。從第4-5泡開始,適當延長浸泡時間,直至沖泡至茶湯沒有太好的滋味,再換新茶重新沖泡飲用。
茶葉審評沖泡時間
看你沖泡的是什么茶,投茶量多少、自己口感而定,比如對于我個人而言,我比較喜歡喝普洱老茶,而且是濃茶,以投茶量8克為準,前面幾泡我得悶1到2分鐘,后面會相應的增加時間。希望這個解答對你有用。
烏龍茶水溫及沖泡時間
烏龍茶適用100℃水溫沖泡,烏龍茶是半發(fā)酵茶,具有獨特韻味以及香氣,100℃沸水泡茶更能激發(fā)茶香,促進高沸點的芳香物質釋放,且伴隨著水溫的自然下降,中低沸點的芳香物質,隨即可以顯現,而溫度過低,則茶葉的風味、香氣均會被壓制,無法展現。
總而言之,沸水泡茶不僅能激發(fā)出馥郁茶香,還能讓香氣層次更加明顯。而溫水泡茶則會直接影響到高沸點茶香的釋放,泡出來的茶湯風味,層次差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