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17年茶葉產量(湖南茶葉面積)
湖南茶葉面積
中國茶葉種植面積將近4800萬畝
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統(tǒng)計,我國共有18個主要產茶省(直轄市,地區(qū)),由于我國主要茶葉種植地多集中于長江中下游,氣候因素、行業(yè)景氣度以及規(guī)模經濟效應等因素均會對茶園面積產生影響。2018年,我國茶園種植面積為23年來首次出現(xiàn)下降趨勢,中國茶園種植面積下降到4396萬畝。
2019年國茶園種植面積恢復增長態(tài)勢,并增長至4598萬畝,較2018年同比增長4.6%。截止至2020年全國18個主要產茶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茶園總面積達到4747.69萬畝,同比增加149.82萬畝,累計增長3.26%。
從經緯度上來看中國茶葉種植區(qū)域,東經122度的臺灣省東岸到東經94度的西藏自治區(qū)米林,南自北緯18從種植的具體省份來看,浙江、安徽、福建、江蘇、江西、山東、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海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陜西、云南、甘肅、西藏、新疆和臺灣等20多個省份1000多個市縣種茶。這里面既有海拔達到2600米的高山茶園,也有平均在海拔200~300米的低山丘陵和平地茶園。
截止到2019年底,全國茶園種植面積達到了4597.87萬畝,其中最大的是云南省,達到了699.9萬畝,前一年排名第1位的貴州省退居次席,但是種植面積也達到了698.7萬畝,與云南相差不大,而排名第3位的是四川省,種植面積達到了575萬畝。云南、貴州茶葉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種植面積的15%,四川約占全國種植面積的13%。
湖北茶葉面積及產量統(tǒng)計
湖北省的江漢平原土質肥沃,河湖眾多,農業(yè)開發(fā)歷史悠久,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產區(qū),因此湖北省最重要的經濟作物棉花。
棉花,是錦葵科(Malvaceae)棉屬(Gossypium)植物的種籽纖維,原產于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qū)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
花朵乳白色,開花后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后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或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0.75~1.5寸),含纖維素約87~90%,水5~8%,其他物質4~6%。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等。
湖南茶葉面積最大的縣
在全國19個產茶?。▍^(qū))中。
浙江、福建、湖南和云南四省,茶葉種植面積已超過200萬畝,四川、安徽和湖北種植面積也達150萬畝以上。
浙江省茶葉產量超過10萬噸,福建、湖南、四川、云南和安徽等五省產量均超過5萬噸,湖北、廣東兩省產量也超過3萬噸。
全國一千余個產茶縣中,年產達500—2500噸的有160多個縣,年產達2500噸以上的有20多個縣。
安徽省歙縣、浙江省嵊縣、諸暨、紹興、臨安,湖南省安化、臨湘、桃源等幾個縣年產茶葉都在5000噸以上。
湖南茶葉面積擴大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葉的國家、茶葉種植歷史最為悠久、茶園面積從古至今穩(wěn)居世界第一、中國茶樹品種最多......
國際茶葉委員會(ITC)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截至2019年世界茶園總面積已經達到500萬公頃,共有6個國家茶葉種植面積在10萬公頃以上。
其中,我國的茶葉種植面積達到306.6萬公頃,占全球種植面積的61.4%,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印度(種植面積63.7萬公頃 ,全球占比12.7%)。
湖北茶葉面積
數(shù)據顯示,2020年,全國18個主要產茶?。ㄗ灾螀^(qū)、直轄市)茶園總面積4747.69萬畝,比去年增加149.82萬畝,同比增長3.26%。其中,可采摘面積4152.18萬畝,比去年增加461.41萬畝,同比增長12.5%。
數(shù)據來源:茶葉流通協(xié)會、中商產業(yè)研究院整理
我國茶園面積逐漸擴大,數(shù)據顯示,2019年我國18個主要產茶?。▍^(qū)、市)茶園面積達4597.87萬畝,同比增長4.6%。其中,可采摘面積為3690.77萬畝,同比增長6.15%。可采摘面積超過300萬畝的省份有5個,分別是云南(604.65萬畝)、貴州(470.1萬畝)、四川(446.24萬畝)、湖北(370萬畝)和福建(309.39萬畝)。
湖南省茶葉主產區(qū)
小種紅茶的歷史!小種紅茶產地“小種”一名,見于1717年崇安縣令陸廷燦的《續(xù)茶經》:“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巖茶,水邊者為洲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種,則以樹名為名,每株不過數(shù)兩。
小種紅茶的歷史!小種紅茶產地“小種”一名,見于1717年崇安縣令陸廷燦的《續(xù)茶經》:“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巖茶,水邊者為洲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種,則以樹名為名,每株不過數(shù)兩。”
1751年,董天工撰的《武夷山志》中亦有小種之名:“茶之產不一,崇建延泉,隨地皆有,分巖茶、洲茶,附山為巖,沿溪為洲,巖為上品,洲次之,采摘烘焙,須得其宜,然后香味兩絕,第巖茶反不甚細,有小種、花香、工夫、松蘿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紅……”。以上兩史料所提及之小種均不是指小種紅茶。
1732年崇安縣令劉靖在《片刻余閑集》中寫有“凡巖茶皆各巖采摘焙制,遠近買客于九曲內各寺廟購覓,市中無售者。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边@里指的江西烏,雖集散于星村,亦難說是紅茶,更難講是小種。小種紅茶出現(xiàn)的時期,難見史料。
自五口通商之后,外商來華搶購茶葉,閩紅的坦洋、政和、白琳工夫應運而生,小種紅茶亦出現(xiàn)在這個時候。當?shù)赜羞@樣一段故事:清道光末年,因時局動亂不安,有一次一支軍隊從崇安星村過境,占駐茶廠,進廠的青茶,無法及時烘干,所存青茶因為積壓發(fā)酵,變成了黑色,并產生了特殊的氣味。廠主心急如焚,趕緊用鍋炒和松柴烘干,稍加篩分揀剔,便裝箱運往福州,托洋行試銷。不料這種特殊香味的小種茶,竟引起外商的興趣,生意大好,獲利不少,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于是外商年年訂購,從此小種紅茶風靡一時。
湖南茶葉種植面積
1、湖南省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擁有先進的農業(yè)科技與完善的體系,農業(yè)生產條件優(yōu)越,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萊垍頭條
2、湖南省是全國農業(yè)大省、重要農產品供給基地,素有「九州糧倉」、「湖廣熟天下足」等美譽。全省土地面積21.2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1.2%、丘陵及崗地占29.3%、平原占13.1%,大致構成「七山一水二田土」的格局。頭條萊垍
全省耕地面積6,233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4,95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qū)3,850萬畝,常年糧食產量穩(wěn)定在600億斤左右,稻谷產量居全國第一位,是建國以來從未間斷向國家提供商品糧僅有的兩個省份之一。此外,生豬外銷量居全國第一位,出欄、存欄數(shù)居全國前三位,油菜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一位、產量居全國第二位,油茶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蔬菜、茶葉、水果、淡水產品、中藥材、楠竹等優(yōu)勢特色農產品產量居全國前列。2019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yè)產值達到1.8萬億元,躋身全國七強。條萊垍頭
湖南省茶園面積
茶業(yè)是浙江農業(yè)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下,浙江茶產業(yè)再創(chuàng)輝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茶業(yè)提質增效、茶農增收和農業(yè)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2020年,全省茶園總面積、茶葉總產量、總產值分別達到20.5萬公頃、19.1萬噸、238.6億元,比2015年分別增長4.2%、11.7%、43.8%,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笆濉逼陂g的浙江茶產業(yè)較好地遵循了20多年來堅持的“穩(wěn)面積、穩(wěn)產量、提品質、提效益”的發(fā)展方針。
杭州市、紹興市和湖州市“三足鼎立”的態(tài)勢繼續(xù)保持,其中茶園面積方面,前三位差距依然不大,茶葉產量方面,麗水大幅增加反超紹興,茶葉產值方面,湖州、麗水增長較多,前三位差距逐步拉開。
湖南茶葉面積排名
一、湖南綠茶產量為104398噸
二、青茶產量為2565噸
三、紅茶產量為23512噸
四、黑茶產量為95690噸
湖南茶葉,湖南所產茶葉的總稱,湖南是中國重點產茶省之一,產茶量居全國第二位,素有“茶鄉(xiāng)”之稱。全省有九十多個縣(市)種植茶樹年產茶八萬多噸。
湖南茶葉面積排行
2019年湖南黑茶茶園面積35萬畝,茶葉加工量8.2萬噸,實現(xiàn)綜合產值180億元。
湖南茶葉產量
湖南茶葉,湖南所產茶葉的總稱,湖南是中國重點產茶省之一,產茶量居全國第二位,素有“茶鄉(xiāng)”之稱。全省有九十多個縣(市)種植茶樹年產茶八萬多噸。主要名茶有保靖黃金茶、古丈毛尖、湖南黑茶、白馬毛尖、安化千兩茶、茯磚茶、安化紅茶、沅陵碣灘茶等幾十種。
中文名
湖南茶葉
產量排名
全國第二
類型
古丈毛尖、湖南黑茶、安化千兩茶
種植量
八萬多噸
美譽
茶鄉(xiāng)
起源時間
西漢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