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含水分(茶葉中的水分)
茶葉中的水分
茶葉含水量的多少對茶葉品質(zhì)有密切關系,當含水量在6%-7%間,品質(zhì)比較穩(wěn)定,含水量超過8%的茶葉易陳化,超過12%易霉變。所以判斷茶葉含水量的標準和方法如下:用手測含水量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逐步提高測定的準確性。
對于缺乏經(jīng)驗的人,可選擇幾種干燥程度不同的茶葉,在感官測定水分后,再與烘箱法的測定結果進行比較,以校驗感官測定的正確程度,故以久葉藍為例進行水分的判斷,如:
1、含水量的5%左右:抓茶一把,用力緊握很刺手。發(fā)出“沙沙”響聲,條脆,手捻即成粉,干香高。
2、含水量的7%左右:抓茶一把,用力緊握,感覺刺手。有“沙沙”響聲,條能壓碎尚脆,手捻成粉末,香氣充足。
3、含水量的10%左右:抓茶一把,用力緊握,有些刺手,條能折斷,手捻有片末,香氣正常。
4、含水量的13%左右:抓茶一把,用力緊握微感刺手,條無顯著折斷,手捻略有細片。
5、含水量的16%左右:抓茶一把,用力緊握,茶條彎曲,張手時逐漸伸展,手捻略有碎片。有潮氣,新茶出現(xiàn)陳氣。
茶葉中的水分是什么
茶葉喜燥怕潮濕,受潮后易發(fā)熱變霉。在高濕度的環(huán)境中,3-5天即出現(xiàn)霉花和結塊,茶葉的含水量高于8%時就會發(fā)霉,含水量達到12%時霉菌繁殖旺盛,可長出白毛并發(fā)出霉味。茶葉受潮霉變后不僅沒有香味和營養(yǎng)價值,而且含有青霉酸環(huán)綠素、黃天精等多種霉菌毒素,這些毒素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一些學者做動物實驗結果證明,動物在飲用霉變茶葉水后可使肝腎等臟器發(fā)生壞死,也可致癌。人飲用霉爛茶葉而發(fā)生中毒病例,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腹痛、腹瀉、頭暈。因此,切忌飲用霉變不潔的茶葉。
茶葉中的水分含量越低越容易揉捻
一根根立起來說明茶的勻整度和飽滿度很好。是由于葉尖和葉尾厚薄不同,并且葉尾有梗,梗的密度相對來說要比葉尖要大。另外吸水的速度可能也不相同,所以總是葉尾(有梗)比葉尖略重。
因此茶葉便是豎立起來,葉尖朝上,葉尾在下。還有就是看茶葉的炒制工藝,還采摘季節(jié),和茶葉等級也有關系。一般的綠茶如復果是牙尖的話都是會立起來的。
茶沖泡時會上浮,當茶葉吸足水分后就會下沉,越好的綠茶,起伏的次數(shù)會越多(最多為3-4次),所以懂茶人喝綠茶時會喜歡用玻璃杯,可以觀看茶葉在水里的起伏,俗稱“茶舞”。另外,白茶類的“君山銀針”制,也會有此現(xiàn)象,而且起伏次數(shù)為3次,俗稱“三起三落”。
茶葉中的水分一般是多少
一百斤茶草能加工成30斤左右干茶。
茶葉經(jīng)剎青、烘干一般只有三成,所以一百斤鮮茶加工出來的干茶只有二三十斤。
應該能加工25斤左右干茶。
一百公斤鮮茶葉可以加工出二十五公斤左右的干毛茶。
清明谷雨的茶香,藍天白云下釆茶女,是春天一幅畫!
由于茶葉的嫩度不一樣和采搞的方法不同,按每4一5斤鮮茶葉加工成一斤干茶計算100斤鮮茶葉加工成干茶大約20一25斤左右。
正常情況可以加工成25斤左右干茶。
茶葉鮮葉因嫩度不同含水量不同,一般每4~5斤鮮葉加工成一斤干茶,雨水葉可能6斤干成一斤。
應該在二十五公斤左右干茶。
一百斤鮮茶葉加工出來的干茶大概在30斤左右。
茶葉中的水分、灰分保藏的意義
一、食品基本原料(小麥粉、大米、豆類等),食品營養(yǎng)成分(蛋白質(zhì)、水分、脂肪、糖類、礦物質(zhì)、維生素)等等食品原料及成分的知識。
對應課程《食品原料學》、《食品營養(yǎng)學》、《食品物理化學》等。
二、食品中的微生物,常見微生物如細菌、大腸桿菌、其它致病菌如金普、李斯特菌等、益生菌如乳酸桿菌。
對應課程《微生物學》、《食品微生物》等。
三、食品工藝技術,常見設施設備。
對應課程《食品工藝學》、《食品設備》、《食品貯藏學》、《肉制品工藝學》、《乳制品工藝學》、《糧油加工學》,等等。
四、食品生產(chǎn)規(guī)范,常見的如企業(yè)生產(chǎn)規(guī)范、餐飲經(jīng)營規(guī)范、食品經(jīng)營規(guī)范等等。對應課程《食品工廠設計》、《食品工程原理》等。
五、食品中理化指標檢測技能及方法。如水分、脂肪、蛋白質(zhì)、灰分等指標的檢測方法與實操。
對應課程《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等。
六、食品安全法規(guī),食品安全標準體系。除了食品安全法、質(zhì)量法等食品安全法規(guī)以外,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分為4大類,分別是①通用標準類,②產(chǎn)品標準,③生產(chǎn)規(guī)范標準,④檢驗方法標準。
茶葉中的水分用什么方法測定
工具/原料:簸箕、炒鍋、手套。
方法/步驟:
1.把采來的新鮮茶葉用簸箕晾干水分。
2.專用炒茶鍋清洗干凈加熱。
3.抓一把茶葉放在熱鍋中,炒茶師傅右手戴上專用帆布手套,開始進行翻炒。
4.翻炒地時候需要不停地將茶葉向上拋撒,使茶葉能夠均勻地受熱。直至茶葉出香變色后才可出鍋。
5.把炒好的茶葉撒在簸箕里,待茶葉冷卻后用右手順時針或者逆,只能往一個方向的揉搓。
6.揉搓至茶葉變成干茶葉的樣子,之后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進行晾干。
茶葉中的水分含量
一斤茶葉需要4~5斤鮮葉,茶葉(干茶)是采摘茶樹鮮葉為原料制成,茶樹鮮葉水分含量為75%,干物質(zhì)為25%,但常因芽葉部位、采摘時間、茶樹品種、茶樹長勢等因素存有差異,一般情況下一斤鮮葉可制成0.2~0.25斤干茶,而4~5斤的鮮葉則可以制成一斤干茶茶葉。一斤茶葉為500g,1克綠茶=112顆芽頭,1斤綠茶=500克,1斤茶葉=56000顆芽頭,按照茶葉裝罐數(shù)量,100g茶葉則需要裝5罐則為一斤;125g茶葉則需要裝4罐則為1斤。
茶葉中的水分含量不能超多少
茶葉的主要成分是無機物和有機物(依據(jù)含碳的多少來確定)。在茶葉的主要成分中,超過95%的部分是有機物,剩下的無機物部分不到5%。茶葉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比如我們平時所說的磷、鉀、硫、鎂、錳、氟等微量元素。
新鮮的茶葉中,80%的含量都是水分,曬干后水分含量比較低。茶葉中含有大量的葉蛋白,但是僅僅少部分葉蛋白能夠溶于茶湯中(總量不超過5%),還有二十多種氨基酸(總量不超過5%)。另外,茶葉中也含有少量的脂肪。
茶葉含有許多種酚類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保健功效最大的就是茶多酚,茶多酚是茶葉中的精華活性成分,而茶氨酸僅存于茶葉中。
茶葉中還含有部分生物堿,如咖啡因、茶堿、可可堿、黃嘌呤、腺嘌呤等,這些生物堿在沖泡時可以溶解在水中。茶葉的苦味就是來源于咖啡因(其咖啡因的含量比咖啡豆更高)。茶葉中還含有香氣成分,不同的茶品香氣是不一樣的。
茶葉中的水分有多少
(1)加熱可以使新鮮茶葉中的水分溫度升高,從而加快蒸發(fā),達到“殺青”的目的.
(2)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這是因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擴散越快.
(3)茶夾和鑷子比較相似,支點離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短,離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長,是費力杠桿;
(4)壺嘴會冒“白氣”,這些白氣是由壺嘴冒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故答案為:(1)蒸發(fā)(汽化);(2)擴散;(3)費力;(4)液化.
茶葉中的水分占比
4~5斤茶青制成一斤茶葉,那一斤茶青出二兩茶。正常情況下,從茶樹之上采摘的鮮葉中(茶青中),水分占比約75%,干物質(zhì)約占25%,即一斤鮮葉可制作0.25斤的茶葉,而制作時也會存在剔除雜葉等,當然5:1是一個大概的數(shù),不同品種和葉型的含水量可能會有所不同。
茶葉中的水分的存在形式對干燥有何影響
食品學理論認為,絕對干燥的食品因各類成分直接暴露于空氣,易受空氣中氧氣的氧化。而當水分子以氫鍵和食品成分結合,呈單分子層狀態(tài)時,似在食品表面蒙上一層保護膜,食品得到保護,使氧化進度變緩。許多研究表明,當茶葉中的含水量在3%左右時,茶葉成分與水分子幾乎呈單層分子關系,對脂質(zhì)與空氣中氧分子起較好的隔離作用,阻止脂質(zhì)的氧化變質(zhì)。但當水分含量超過一定數(shù)量后,情況大變,不但不能起保護膜作用,反而起溶劑作用。溶劑的特性是使溶質(zhì)擴散,加劇反應。當茶葉水分含量超過6%,或外界大氣相對濕度高于6O%以上時,會使茶葉中的化學變化十分激烈,如葉綠素的變性、分解,色澤變褐變深;茶多酚、氨基酸等呈味物質(zhì)迅速減少;組成新茶香氣的二甲硫、苯乙醇等芳香物質(zhì)銳減,而對香氣不利的揮發(fā)性成分大量增加,導致茶葉品質(zhì)變劣。因此,成品茶的含水量必須控制在6%以下,超過此限度則要復火烘干,才能保存。 現(xiàn)在市面上大多采用的烘箱法和快速水分測定儀法,快速水分測定儀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儀器。 快速水分測定儀包括紅外線快速水分測定儀和鹵素快速水分測定儀。鹵素快速水分測定儀因其加熱源為環(huán)形,在茶葉的測試過程中,加熱更均勻,不會出現(xiàn)茶葉的焦糊現(xiàn)象,所以更適合茶葉的水分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