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養(yǎng)殖預防疾病(養(yǎng)鱉要注意什么)
養(yǎng)鱉要注意什么
1、養(yǎng)殖場所
養(yǎng)殖場規(guī)??纱罂尚?。但每個養(yǎng)鱉場必須有孵化室、稚鱉池、幼鱉池和親鱉池。孵化室要陽光充足,溫度較高。稚鱉池用以飼養(yǎng)當年孵出的鱉,通常為10-30平方米,深0.5-0.8米。幼鱉池用以飼養(yǎng)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幼鱉,四周建0.4米高的防逃墻。親鱉池可大可小,一般不小于500平方米。
2、養(yǎng)殖環(huán)境
甲魚池應建造在陽光充足,環(huán)境幽靜,避風向陽,排灌方便的池塘作為養(yǎng)殖基地,既交通方便、接近電源,又離水源近而無污染。
3、放養(yǎng)前準備
放養(yǎng)前用生石灰對甲魚池徹底消毒,放養(yǎng)后要經常少量潑灑生石灰水或福爾馬林溶液。投放小甲魚苗時,要按其大小分池飼養(yǎng),避免大甲魚吞食小甲魚。
4、飼料投喂
甲魚食性雜,對飼料要求不高,小魚、小蝦、蚯蚓、田螺、南瓜、野菜、玉米、動物內臟及尸體和屠宰場的下腳料都可以作飼料。每天投喂兩次,清晨和中午各一次,干餌投喂量應為甲魚體重的2-5%,濕鮮餌料應提高到甲魚體重的15%,水溫在15-34℃之間,甲魚吞食活躍,生長迅猛,應喂足餌料。具體喂量應根據甲魚的吃食情況靈活增減。
5、做好防病工作
7-8月份甲魚易發(fā)生的病害主要有腐皮病、穿孔病、白底板病、腮腺炎、疥瘡病等,應積極采取防范措施。
養(yǎng)鱉要注意什么事項
回答要將買回來的甲魚養(yǎng)幾天不需要頻繁放水,過2-3天放一次水即可。喂養(yǎng)甲魚的技巧:在養(yǎng)甲魚池的周圍或中心要有足夠面積的陸地沙灘以便它進行陸上活動;甲魚如果經常受到驚嚇,對其生長繁殖都是很不利的,所以飼養(yǎng)環(huán)境一定要保持安靜;甲魚喜食動物性餌料,如田螺類,蛤蜊等。
一、甲魚養(yǎng)幾天用不用放水
1、養(yǎng)甲魚需不需要放水
甲魚屬于變溫、水陸兩棲動物,用肺呼吸。要將買回來的甲魚養(yǎng)幾天不需要頻繁放水,過2-3天放一次水即可。
2、喂養(yǎng)甲魚的技巧
(1)甲魚要多曬太陽,因為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體表的致病菌,促進受傷體表的愈合,并通過曬背提高體溫,促進食物消化。所以在養(yǎng)甲魚池的周圍或中心要有足夠面積的陸地沙灘以便它進行陸上活動。
(2)魚對周圍環(huán)境的聲響反應靈敏,只要周圍稍有動靜,甲魚即可迅速潛入水底淤泥中,所以飼養(yǎng)環(huán)境一定要保持安靜。甲魚如果經常受到驚嚇,對其生長繁殖都是很不利的。
(3)甲魚喜歡呆在水質好的環(huán)境中,所以一定要勤換水,大概2-3天換一次水。
(4)甲魚為水生雜食動物,喜食動物性餌料。幼甲魚以水生昆蟲、水蚯蚓、蝌蚪、小蝦等為食。成年甲魚攝食田螺類,蛤蜊等軟體動物、魚、蝦以及動物尸體,也食蔬菜、水果、雜糧等植物性飼料。
(5)甲魚生性兇猛好斗,群體間侍強凌弱現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時會殘食同類。所以飼養(yǎng)過程中要喂足食物,避免大小不同的甲魚混養(yǎng)。
二、甲魚怎么殺怎么處理
1、殺甲魚的方法
(1)甲魚背朝地,剪斷頭部宰殺,放血后洗凈。然后用剪刀或尖刀在甲魚的腹部切開十字刀口,掏凈內臟后,用清水洗凈。
(2)把甲魚放入80℃的水中燙一會,剝去甲魚身上的一層砂皮。這一步很重要,因為這層砂皮是不能吃的,很粗,必須要仔細處理干凈。
2、殺死甲魚后的處理方法
(1)將宰殺后的甲魚放在熱水中,燙2-5分鐘,溫度約70-80℃撈出。放涼后,用一小刀將甲魚全身的烏黑污皮輕輕刮凈,特別是頭部、四腳還有裙邊部分,摸上去滑滑的即可。注意,別把裙邊(也叫飛邊,位于甲魚周圍)刮破或刮掉。刮凈黑皮后,再將甲魚清洗干凈。
(2)從甲魚的裙邊底下沿周邊割開,將蓋掀起,去除內臟。內臟掏凈后,洗凈,斬掉四爪尖和尾鞘,去掉四腳附著的黃油。
老鱉養(yǎng)殖應注意點什么
選擇適宜環(huán)境
甲魚池應建造在陽光充足,環(huán)境幽靜,避風向陽,排灌方便的池塘作為養(yǎng)殖基地,既交通方便、接近電源,又離水源近而無污染。甲魚池的土質應為粘土或壤土,有利于保水,如用易滲漏的沙質土地,必須采取有效的防滲措施。水源水質必須良好、潔凈,沒有受到工業(yè)、農田農藥污水污染。河、湖、水庫水最好,井水要通過曬水池提高水溫。
甲魚場應靠近飼料源,如附近有肉類、魚類加工廠或水生動物資源(螺蚌等)豐富,可利用其內臟等廢棄物及鮮活天然餌料養(yǎng)甲魚,降低成本,且根據養(yǎng)殖對象不同而分別設計。
甲魚雖用肺呼吸,但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因而水質好壞對甲魚生長十分重要。幼甲魚宜保持水深0.3~0.4米,每隔3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1/3,水色以綠色狀態(tài)為好,使其相互隱蔽,減少互傷機會;也可在水中放少量水浮蓮、水葫蘆等綠色植物改善水質。成甲魚池每4天換1次水,每次換水量1/4,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肥度適當。
溫室養(yǎng)殖甲魚,因室內氣溫較高,應注意通風換氣,并加強水質的調節(jié)和飼料的合理投喂。
科學放養(yǎng)苗種
放養(yǎng)前養(yǎng)殖池塘須認真清塘消毒,可先把池水放干使池底干燥,在放養(yǎng)前10天用強滅靈400~500倍直接噴灑消毒即可。室外池塘如是水泥精養(yǎng)池,可在放養(yǎng)前10天用強力海因加水潑灑消毒;如是室外土池,可先把池底的水排干后用生石灰每畝20~30公斤加腐植酸鈉(黑土)15~20公斤。
甲魚苗來源一般為工廠化育苗和專業(yè)戶批量生產,也有市場上大小不等的野生甲魚。應選無病無傷,規(guī)格整齊,活力強,體色鮮潤,品種優(yōu)良,產地明確的苗種。不管哪種甲魚苗進池時一定要分級暫養(yǎng)15天左右,待適應環(huán)境后再投入養(yǎng)殖池。甲魚體消毒后應馬上放養(yǎng)于池中,切忌長時間高密度集養(yǎng),放養(yǎng)時如是甲魚種可貼著水面任其游走,如是未開食的甲魚苗,可直接用手捧起撒于池中即可。
放養(yǎng)密度根據池塘和其他因素而定,畝投2~3齡幼甲魚100~150公斤,最多不得超過200公斤。從苗直接養(yǎng)成成甲魚,平均每平方米15只,前期放養(yǎng)密度為每平方米30只;從苗培育成甲魚種,平均每平方米25只,前期放養(yǎng)密度為每平方米50只;從甲魚種養(yǎng)到成甲魚,精養(yǎng)水泥池每平方米5只,如是泥塘精養(yǎng)為每平方米1只。
從溫室移至外塘進行養(yǎng)殖時,應注意溫差不要太大,搬移時最好選擇在早晨陰涼天氣,操作時盡量減少損傷和相互撕咬,以免入池后發(fā)病。定期進行水質調節(jié)和水體消毒,一般每隔20~25天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環(huán)保藥物交替使用消毒。
加強飼喂管理
甲魚為水生雜食動物,喜食動物性餌料。幼甲魚以水生昆蟲、水蚯蚓、蝌蚪、小蝦等為食。成年甲魚喜攝食魚、蝦以及動物尸體,尤喜田螺、蛤蜊等軟體動物,也食蔬菜、水果、雜糧等植物性飼料。在甲魚喜食的餌料中,添加少量植物性餌料,如麩皮、玉米粉、豆渣及少量瓜類和微量元素,加工攪拌混合后投喂。
使用鮮料喂食時,必須經過消毒、清洗處理,并現配現用,以免腐敗變質。投料時應采取投喂形式,餌料離水面2~3厘米即可。甲魚膽小,投料時應盡量減少對它的干擾。
投餌應遵循“四定”原則。即定質、定點、定時、定量。定質是除了按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yǎng)需要進行合理配比外,要求絕不投喂變質腐敗的飼料;定點即在固定的食臺或食場投喂,這樣既可掌握吃食情況,又了解甲魚的生長情況,同時也便于清洗消毒。定點除室外精養(yǎng)塘食臺從開始放養(yǎng)起就固定水位外,室內池要根據甲魚的規(guī)格大小不斷調整;定時是要根據不同的季節(jié)和甲魚的規(guī)格調整投飼時間和次數,成甲魚養(yǎng)殖階段為1天3次,即第一次早上6時,第二次下午1時,第三次晚上7時。定時既要考慮甲魚的攝食時間,又要考慮飼料在甲魚體內的消化吸收時間,使餐與餐之間時間距離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雖然目前已制定出各個生長階段的投飼率,但因在實際工作中很難準確測定當時存塘的實際體重,所以投飼量應在前餐的基礎上根據其實際吃食情況靈活調整,一般調整幅度為5%左右。
做好消毒防病
清塘消毒是控制環(huán)境病原體的基礎工作,特別是室外的甲魚魚混養(yǎng)池和精養(yǎng)成甲魚池,由于接觸外界病原體的機會多、面積大,清塘消毒就特別重要,一般可用生石灰潑灑清塘和漂白粉帶水清塘;環(huán)境消毒可用“溴銨”、“強力海因”、“金碘”、“強滅靈”等采用噴霧、揚灑等方法進行。
養(yǎng)甲魚工具因直接與養(yǎng)殖對象接觸,也是傳遞病原體的途徑之一,因此要定期消毒。工具消毒一般要求隔2~3天消毒1次,可用“強力海因”、“強滅靈”等消毒劑噴霧、浸泡。天晴時也可拿到戶外陽光下曝曬,平時應保持清潔。飼養(yǎng)期間池水會隨甲魚的排泄物增多而敗壞,使病原微生物大量萌發(fā),應以生態(tài)養(yǎng)殖微生物制劑,采用以菌制菌方式,通過離子交換作用進行水質生態(tài)平衡,完善水質,維護有益藻類,行光合作用,增加溶氧抑制病害菌。當水質因氣候或特殊狀況惡化,再使用高效率消毒劑“金碘”、“強滅靈”0.5~1國際單位,降低水中含菌量。甲魚在放養(yǎng)、分養(yǎng)、運輸和捕撈中難免會帶些病原,可用消毒類藥物預防。消毒時一定要掌握好具體濃度與消毒時間。
飼養(yǎng)甲魚防病藥物多為中草藥配制而成經過細加工的藥粉,可起到促進消化吸收、增強機體體質及提高機體免疫力作用。但防病藥物添加劑用作防病不能長期使用,一般為1個月2次,每次5天為好,添加量為飼料比例的0.5%~1%。在甲魚流行病多發(fā)季節(jié),鮮活飼料中應添加些防病抗病的“腸炎平”、“清熱散”、“強壯素”,并配合水體消毒“強力海因”、“溴銨”、“金碘”、“新滅靈”、“強滅靈”及病毒阻斷劑,增加甲魚的機體抗病力預防疾病的發(fā)生。
觀賞鱉怎么養(yǎng)
甲魚能養(yǎng)到三四十斤的有:
馬巨、西瓜、廟龜,潮龜,稱四大金剛,
對于“四大金剛”的家庭觀賞式飼養(yǎng),我只能用形容為負擔重。如果用“養(yǎng)好”的標準來要求,一對亞巨成體的飼養(yǎng)面積就得一個平方甚至更大(湊合養(yǎng)的話另說),一對馬巨成體的話就有更高要求了,我試過2.5平方夠嗆。廟龜跟亞巨要求接近,黑山也不是什么省地盤的主。
從最小的黑山說起,這幾年市面常見規(guī)格也就不到十斤,用底面積一平方左右的牛筋箱或飼養(yǎng)能裝一對均重十斤左右的成體,不過水質污染的速度也不慢。還好這東西性格不是太猛,鬧池力度不大。這兩年緬甸黑山苗子越來越多了,價格也越來越親民,不像十年前一苗難求。
養(yǎng)鱉要注意什么細節(jié)
甲魚很好養(yǎng)的,最好是白天養(yǎng)在水里,水可以深一點,它可是游泳高手,但是要有一個休息和曬甲的平臺,它的食性比龜龜雜多了,幾乎是什么都吃,但最好還是喂它吃小魚、小蝦、面包蟲之類的,適當加入一點瓜果蔬菜也可以,直接投喂到水里就可以,這家伙能吃能拉,很快就會把水弄得很臟了,要注意時常換水,保證水質,否則會生病的。多曬曬太陽對甲魚的生長是有利的,但是不要暴曬。晚上就把它放到沙子里,沙子可以鋪厚一點,它會擺動四肢拼命往里鉆,很好笑得樣子。然后就不用管它了,等到第二天,把它們放在太陽下,一會兒就會探頭探腦的鉆出來了,它們曬太陽的樣子也很可愛!
但是注意,飼養(yǎng)工具一定要深一些,它們是越獄高手,一不注意就會逃跑了。
因為甲魚是肉食性的,所以我喂它吃些小魚小蝦,當然是用剪刀剪隨后喂它的,其他的小蟲什么的也可以的,比如花鳥市場里買的面包蟲,不過你只有一只,那也不必買了,因為小甲魚食量很小的,你買了多也是浪費,還要喂面包蟲呢,另外,比如米蟲什么的都可以的,反正只要它吃,就可以喂
養(yǎng)鱉要注意什么?
????鱉的單一飼養(yǎng),規(guī)模很不一致,小的幾平方米到幾十平方米,一般稱為庭院養(yǎng)鱉;大的幾萬到幾十萬平方米,如在大水面進行圍欄養(yǎng)鱉,較多的是一千至數千平方米面積的池塘養(yǎng)鱉。鱉對養(yǎng)殖池塘的要求不十分嚴格,一般養(yǎng)魚池稍加改造即可用來養(yǎng)鱉。
??(1)放養(yǎng)密度。合理的放養(yǎng)密度,既有利于充分利用水體,又有利于提高單位水體的產量。??一般成鱉養(yǎng)殖的放養(yǎng)密度為每平方米5-7只,放養(yǎng)鱉時要大小分開,即把規(guī)格相近的鱉放到同一培育池中。
??以避免鱉生長不整齊,降低產量。(2)放養(yǎng)時間。一般選在5月份左右水溫升到20℃以上時進行。在無風的晴天將鱉按不同規(guī)格分開進行鱉體消毒,可用3%-5%食鹽水溶液或高錳酸鉀水溶液(1立方米水體中加入100克)浸泡15分鐘。
????(3)飼料投喂。鱉主要吃動物性飼料,也吃某些植物性飼料。在野生條件下,鱉以浮游動物、螺、蚌、底棲昆蟲、蝦、蚯蚓、動物尸體為食,人工喂養(yǎng)條件下,除以上飼料外,還投喂畜禽加工的下腳料、蠅蛆、蠶蛹、黃粉蟲等動物性飼料,另外還配合投喂一些植物性飼料,如黃豆、玉米、高粱乃至南瓜及農副加工產品等。
????生產規(guī)模大的集約化養(yǎng)殖,必須配制配合飼料才能滿足需要。全價配合飼料的經濟效益要比天然飼料好,餌料系數低。成鱉養(yǎng)殖,由于鱉攝食量大,所以規(guī)模養(yǎng)殖要認真解決好飼料來源問題,一方面可到江、河、湖、塘、水庫中捕撈螺、蜆、魚、蝦,到肉聯(lián)廠、飯店、有關加工廠收集下腳料,另一方面可在鱉池上安裝黑光燈誘捕昆蟲及利用溝渠、小池、廢塘、庭院邊角池,養(yǎng)殖泥鰍、蚯蚓、昆蟲等,還可以利用植物性飼料和鱉喜食的動物飼料混合加工,制成全價配合飼料。
????鱉的攝食規(guī)律是,在18°C以下便很少攝食,所以在5月份水溫低時,鱉攝食量少;6-8月份水溫上升,為鱉攝食的旺季;9月份后水溫逐漸下降,鱉攝食量又日趨減少。根據鱉在周年中的攝食規(guī)律,一般采用“兩頭精、中間足”的投飼方法。
??所謂“兩頭精”,就是當水溫升到2(VC以上時配合飼料投喂量掌握在鱉體重的0。??1%-2%,以動物性飼料為主。6-8月份配合飼料投喂量占鱉體重的3%-3。5%,這一階段是鱉生長的黃金時期,所以投餌要足。
??9月份水溫逐步下降,投喂量改,為0。5%-1%,但這一時期鱉要準備越冬休眠,所以投喂精伺料為主,并適當增加脂肪含量,讓鱉肥育過冬。這一階段里由于氣溫波動大,投喂量不能生搬硬套,如在氣溫上升的曰子里,鱉照樣吃食較多,仍要多投喂些。
????總之,要油強管理,注意觀察天氣變化,靈活掌握每天的投喂量,還要經常測定水溫,抓住水溫上升的時機及時投喂,讓鱉吃足。雨天會影響鱉的攝食,可在餌料臺上設棚擋雨,讓鱉盡量多攝食。
??另外,可在早春、秋后于成鱉池中投放一批活螺螄,讓它利用塘底殘餌和有機質繁殖幼螺螄,直接作為成鱉的餌料,供成鱉自由攝食。??此外,避免長時間投喂一種天然餌料,以免引起偏食及因營養(yǎng)不良而影響生長。
??如用植物性飼料與動物性伺料混合喂飼,必須將兩類飼料充分混合均勻,否則,兩類并存,鱉一般只選食動物性飼料,造成植物性飼料的浪費及營養(yǎng)物質的缺乏。糧食類飼料要經泡漲煮熟后再混合。(4)水質管理。成鱉池使用前要先干塘翻曬,用生石灰消毒,施用基肥,加水30-50厘米,使水質調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起來,然后加水到1-1。
????5米,使池水透明度調控到25-30厘米。如透明度達不到標準,可追施無機肥,一般不追施有機肥,因為有機肥容易敗壞水質。追肥一定選擇晴天時進行。另外,在成鱉池中可投放占1/3塘面積的水生植物,既可凈化水質,又可為鱉提供隱蔽場所及維持水體透明度。
??成鱉池一般面積較大,水質較穩(wěn)定,不需要像稚鱉、幼鱉池那樣換水頻繁,每隔10天換水1/3-1/4。??生長季節(jié)為了控制水質,每隔20天可向池內潑灑1次生石灰,用量是1立方米水體中加生石灰10克。
??平時要注意鱉的活動狀況,監(jiān)測水體中有害物質,如氨、銨、硫化氫等濃度,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為確保鱉的安全越冬及保持成鱉池在越冬期間的水質清潔,越冬前對鱉池進行清淤、修整、消毒,鱉體也要進行消毒,池底鋪新沙25厘米,適當加深水位。
????越冬期間池水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左右,封冰后要注意清掃冰上積雪,確保冰下水體中浮游生物正常生長繁殖,為池水提供更多的溶解氧。
鱉應該怎么養(yǎng)
養(yǎng)甲魚其實很養(yǎng)魚差不多,首先就是要注意水了,有河水是最好的,如果沒有的話就眼用自來水困上兩天三天,再把甲魚放進去飼養(yǎng)。
甲魚對水質的要求有點高,不能太臟了,每次喂食的時候吃不完的食物最好是馬上清走不然容易污染水質,最好是吃東西的時候在另外一個地方吃比較好。
換水的時候不能全部更換這樣會讓甲魚對新水不適宜的,換水的時候應該留一半的老水,加上一半的新水,而且換水不能換太勤,不然容易破壞掉甲魚好不容易制造出來的氛圍.
在魚缸里面需要有一個能讓甲魚上岸曬太陽的臺面,甲魚是兩棲動物,所以這一點對甲魚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野生鱉家里養(yǎng)需要注意什么
野生甲魚自然養(yǎng)殖受水溫影 響較大,因而養(yǎng)成商品鱉需要4—5年,而采用加溫養(yǎng)殖可將此年 限縮短至1年左右 甲魚是變溫動物,為水陸兩棲,用肺呼吸,所以在養(yǎng)甲魚池的周圍或中心要有足夠面積的陸地沙灘以便它進行陸上活動。
喜歡呆在水質好的環(huán)境中,所以主人一定要勤換水,大概2—3天換一次水。要多曬太陽,因為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體表的致病菌,促進受傷體表的愈合,并通過曬背提高體溫,促進食物消化。 甲魚為水生雜食動物,喜食動物性餌料。幼甲魚以水生昆蟲、水蚯蚓、蝌蚪、小蝦等為食。
成年甲魚攝食田螺類,蛤蜊等軟體動物、魚、蝦以及動物尸體,也食蔬菜、水果、雜糧等植物性飼料。
小甲魚你可以將肉切成碎肉丁,慢慢喂他吃,就好了 。
使用鮮料喂食時,必須經過消毒、清洗處理,并現配現用,以免腐敗變質。
投料時應采取投喂的形式,餌料離水面2—3厘米即可。甲魚膽小,投料時應盡量減少對它的干擾。甲魚在南方十一月底就冬眠了,在北方大概還提前一個月吧.冬眠不需要另外準備地方只在盆里鋪半邊沙子超出水面就可以了。
它可能爬出水面到沙子上一動不動的睡上幾十天,又不知不覺的進水里再睡上幾十天。 夏天注意防蚊子,甲魚很怕蚊子的。甲魚生性兇猛好斗,群體間侍強凌弱現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時會殘食同類。所以飼養(yǎng)過程中要喂足食物,并要密切關注它們的舉動。
養(yǎng)鱉需要注意什么
1、甲魚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喜歡吃魚、蝦、貝、昆蟲及動物內臟和尸體。
2、在缺少動物性料,也會吃青草、瓜類和糧食等植物性鉺料。它們習性貪食,當鉺料不足時,經常會自相殘食。
二、甲魚的養(yǎng)殖方法
1、選一個安靜、無噪音,既交通方便、接近電源,又離水源近而無污染的地方,以東西向長方形為宜,選擇一個環(huán)境幽靜、避風向陽、排灌方便的池塘作為養(yǎng)殖基地。
2、如果是自繁、自育、自養(yǎng)的養(yǎng)鱉場就要考慮新鱉池、稚鱉池、幼鱉池、3齡鱉池、成鱉池5種鱉池配套建設。
3、養(yǎng)殖的塘底如果沒有沙性土,便要摻一部分沙性土,塘邊和池邊要分別建曬臺和餌飼臺,用來給鱉曬背和攝食。同時四周要建好高度1米左右的防逃墻,可用磚砌、石棉瓦豎置。
4、鱉苗可由工廠化育苗和專業(yè)戶批量生產,也可在市場上購買大小不等的野生鱉。鱉苗進池時要分級暫養(yǎng)15天左右,等它們適應環(huán)境后再投入養(yǎng)殖池。
5、鱉苗放養(yǎng)密度根要據池塘和其他因素來確定,一般情況下,畝投2-3齡幼鱉100-150kg,最多不得超過200kg。
6、科學養(yǎng)鱉的方法是采用天然餌料,可到附近飯店、食堂搜集丟棄的畜禽內臟、殘料、下腳料,也可以在天然水域捕撈螺、蚌、小魚蝦、各種水蚤等。
7、鱉雖用肺呼吸,但它們大部分時間還是在水里生活,所以而水質好壞對鱉生長仍十分重要。幼鱉宜保持水深0.3-0.4m,每隔3天換水1次,換水量為池塘的三分之一。
8、養(yǎng)殖甲魚時,要每天早晚巡塘2次,主要檢查防逃設施和敵害情況,還要注意鱉的吃食和水質情況,若有突發(fā)情況,一般要在投餌料后2小時內及時處理。
家里養(yǎng)鱉怎么養(yǎng)
可以,但是甲魚和烏龜一樣是極有靈性的動物。其實家庭環(huán)境不適合養(yǎng)甲魚雖然他們很可愛,你養(yǎng)他們越久你越會發(fā)現他們非常聰明且通人性,你越會知道把他們養(yǎng)在家里是非常殘酷的,大自然才是他們的家園。果你實在喜歡就養(yǎng)一段時間放生也好,你可以再買小的,再放生,如此常來常往也不錯。甲魚越小放生他越容易適應野外的環(huán)境越容易存活。
幼鱉加溫養(yǎng)殖
稚幼鱉的加溫養(yǎng)殖可縮短養(yǎng)殖周期,提高鱉的成活率。加溫養(yǎng)鱉池一般為室內水泥池,水深約40cm,池底沙層10~20cm,休息臺(中間或邊上均可)占鱉池面積約1/10,餌料臺占1/10,同時要設防逃墻(T形)。供熱方式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盡量做到節(jié)約能源。工廠余熱水、地熱溫泉水可在調溫后(30℃左右)直接入池。鍋爐加溫,于池中安裝熱水管道及散熱片。在露天池上加蓋塑料大棚保溫。在稚幼鱉加溫養(yǎng)殖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入室時間
一般在水溫下降至25℃以下時入室。如能源較困難的地區(qū),也可在氣溫降至20℃或15℃入室,各地可靈活掌握。一般在9月下旬入室,到翌年5月氣溫在25℃以上出室。
2.放養(yǎng)密度
根據水質及餌料質量而定。水質清新,餌料質量高,則可密放,10只/㎡左右;反之,則少放,5只/㎡左右。
3.溫度控制
一般控制在30℃左右,在31±1℃時最為理想。
4.飼養(yǎng)管理
溫室加溫養(yǎng)殖由于水溫高,鱉密度大,投餌量大,因此水質易變化,降低鱉的成活率。控制水質的方法有:
(1)少量多次投喂,不留殘餌。
(2)設置增氧機及放養(yǎng)青萍,以增加水池中的氧氣。
(3)定期排污水,15天左右徹底清洗鱉池一次,并用生石灰消毒池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