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茶葉水浸出物(不同茶葉水浸出物質的比例)
不同茶葉水浸出物質的比例
1、水浸提:將茶葉用熱水或冷水浸泡,然后過濾,獲得濃茶汁,然后再將濃茶汁與固態(tài)法酒或食用酒精佐以白砂糖、檸檬酸、蜂蜜等調味劑進行調配。不過往往會出現(xiàn)液體不清澈、渾濁、失光,色澤混沌、茶香不足等問題。浸提的時間與茶水的溫度也是應該注意的問題,時間太長、溫度太高都會使茶液渾濁加重,甚至出現(xiàn)酸敗。時間太短,茶的香味及色澤均達不到充分提取的效果;可加香精,也許有人一看加香精就會以為造假或是對這個產品的信任度下降了,實際上,香精也是植物提取出來的,例如女性朋友常常去推油養(yǎng)生,所使用的也是植物提取的香精,所以想要最快最簡單制作花酒、可選擇加香精制作。
2、提取法:利用串蒸法,串蒸是最快的方式,只需要將選購好的茶葉放置在釀酒設備串蒸器上進行串蒸,鍋內放置各種糧食發(fā)酵好的酒醅,蒸餾出來的即可,這就是茶葉酒,顏色清澈透明,如需要顏色,可在串蒸茶葉之前,將茶葉先用水煮沸騰,再將花拿去串蒸,茶葉蒸煮出來的水是有顏色的,待酒蒸餾出來以后,用蒸煮茶葉的水來調色跟降度即可。
各種茶葉水浸出物含量比較
它叫邵武碎銅茶。當?shù)亓鱾髦八殂~茶好眾人夸,能把銅錢碎成渣”的民謠。只要將一小撮茶葉放入嘴里咀嚼片刻,再取一枚潔凈的銅錢放入嘴中與茶混嚼一分鐘,在吐出的茶渣中便能看到閃閃發(fā)光的碎銅。
發(fā)現(xiàn)地標:地理標志福建邵武碎銅茶
這種茶葉來歷奇!
留仙峰山頂上有一座古剎名叫留仙峰寺,相傳為古代道教鼻祖張三豐修真煉丹處。這為碎銅茶能碎銅的神奇功效,披上了更加神秘的面紗。近年來,關于張三豐與碎銅茶這對神秘的人和物,引來了世人關注的目光,中央電視臺、福建電視臺、香港大公報等媒體相繼進行了報道。在當?shù)厮殂~茶還被稱為“神仙茶”,因為村民長年飲用此茶,當?shù)囟嘤虚L壽老人。
這種茶葉產地奇!
邵武碎銅茶產于福建省邵武市和平古鎮(zhèn)西北部觀星山的留仙峰與武陽峰上,這里遠離工業(yè),土質、氣候無污染,為碎銅茶無公害和有機茶園建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條件,是福建茶的驕傲,也是世界兩大奇茶之一。
發(fā)現(xiàn)地標:地理標志福建邵武碎銅茶
這種茶葉味道奇!
邵武碎銅茶外形條細秀,色澤綠潤、勻整潔凈;湯色嫩綠,香鮮爽純,味鮮醇,粟香純正;葉底嫩綠,耐沖泡。經檢驗,其氨基酸含量較一般茶葉高出1~2倍,水浸出物、咖啡堿明顯高于一般綠茶,造就了濃厚鮮爽的獨特滋味。
經福建省有關部門檢測,“碎銅茶”中的氨基酸含量為2.9,而當?shù)仄胀ú枞~為1;茶多酚含量為46.5,當?shù)仄胀ú枞~僅為15,其有利于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含量明顯高于當?shù)仄胀ú枞~。
這種茶葉養(yǎng)生效果奇!
邵武碎銅茶除了能碎銅外,還可入藥,有降脂降壓、涼血化石、清脾治哮喘等功效。當?shù)厝俗C實可以治療三種病:清血管降血壓;清腰膽打結石;第清脾肺治哮喘。
經中國茶科所鑒定:碎銅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較一般茶葉高出3倍之多,茶葉中所含的單寧酸、咖啡堿等元素含量也明顯高于其它茶葉。
邵武碎銅茶色香味俱佳,有增智、消除疲勞、抗輻射、抗腫瘤、降脂降壓、減肥美容、延緩衰老等保健功效!
但是,對碎銅茶能碎銅的真正原因至今尚無定論。
發(fā)現(xiàn)地標:地理標志福建邵武碎銅茶
邵武碎銅茶的產地分布及地理標志保護范圍
邵武碎銅茶為福建省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現(xiàn)轄行政區(qū)域。
各類茶的茶水浸出物是多少
400毫升的壺,差不多放8克的茶葉是比較合適的。
一般的初學者是很難估算容器毫升和茶葉克數(shù)的,在沒有硬指數(shù)的情況下,不如試試用體積投茶的方法來計算投茶量。
二、按體積投茶(以蓋碗為例)
綠茶和黃茶:
通常來說,綠茶和黃茶是所有茶類中公認最為鮮嫩的茶類,且經過揉捻,浸出物出來快,蓋碗沖泡時,放差不多剛好覆蓋蓋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不過要記住以下兩點:一是不要蓋上蓋子,否則會把茶湯悶壞;二一般用90—95℃的水(可以根據(jù)實際的情況做出微調)來沖泡綠茶和黃茶,太燙和太低的水都激發(fā)不出茶葉的香味,讓茶湯變味。
不同茶葉水浸出物質的比例一樣嗎
將茶麩搗碎,然后與堆肥或者是廄肥混合在一起,堆積2-3個星期左右。2、將茶麩搗碎,與腐熟的人畜糞尿混合在一起,漚制2-3個星期左右。3、將茶麩搗碎,放入瓶中,然后往瓶中加入10-15倍量的水攪拌均勻,并將瓶蓋蓋好,密封發(fā)酵2個月以上即可。
一、茶枯做肥料要怎么發(fā)酵
1、發(fā)酵方法
(1)將茶麩搗碎,然后與堆肥或者是廄肥混合在一起,堆積2-3個星期左右,或者是與腐熟的人畜糞尿混合在一起,共同漚制2-3個星期左右即可。
(2)將茶麩搗碎放入瓶子中,然后往瓶中加入10-15倍量的水攪拌均勻,接著將瓶蓋蓋好,密封發(fā)酵2個月以上。
2、使用方法
(1)基肥:在播種前7-10天左右,每畝地穴施70-100kg的茶枯肥(施后與土壤混勻,不要接近種子)。
(2)追肥:如果是在水田中使用,應當先將田中的水排干后,結合第一次耘田,讓茶枯肥與土壤混合均勻,2-3天過后灌淺水;如果是在旱地中使用,穴施或條施;用量一般為30-40kg/畝。
(3)淋根:將腐熟好的茶麩水稀釋300倍后,直接淋施即可。
二、茶枯是不是堿性肥料
1、茶枯的酸堿性
茶枯的水浸出液呈堿性,因此在使用的時候盡量避免和酸性物混合使用。
2、茶枯的養(yǎng)分含量
(1)粗有機物91.2%,有機碳43.5%,碳氮比為29.8。
(2)氮元素含量1.44%,磷元素含量0.28%,鉀元素含量1.18%,鈣元素含量0.02%,鎂元素含量0.17%。
(3)銅元素含量10.7mg/kg ,鋅元素含量26.7 mg/kg ,鐵元素含量259 mg/kg ,硼元素含量12.3 mg/kg ,鉬元素含量0.19 mg/kg 。
3、茶枯其他的使用方法
(1)使用3-4kg茶枯搗碎后,用水浸泡8小時左右,然后取出浸出液兌水50-75kg噴灑,可以防治蝸牛。
(2)每畝地使用15-20kg的茶枯磨成粉末,加水漚制7天,然后與50kg的草木灰混合,攪拌均勻,在蔬菜播種的時候使用,可以防治小象甲、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
(3)在噴灑農藥的時候,每50kg的藥液使用250-300g的茶枯浸出濾液,充分混合后噴施,可以增強藥物的的附著力。
茶葉水浸出物有何不同
物理變化。
判斷發(fā)生了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主要是看在變化過程中有沒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則是化學變化,如果沒有,則是物理變化。茶葉泡入水中,干茶葉逐漸被泡開,茶葉里的一些物質溶于水,形成茶的溶液,但這個溶解過程沒有生成新物質。
茶葉水浸出物對茶葉品質的影響
綠茶品質的優(yōu)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判斷:
①外形:綠葉的外形、色澤是判定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包括茶葉的嫩度、凈度、勻度、色澤等。
②香氣:即茶香,以花香、果香、板栗香、豆香等香氣為佳。③滋味:茶湯醇厚、鮮爽者說明水浸出物含量多,茶葉品質好。④湯色:也稱“水色”,如綠茶的湯色清碧明亮。
⑤葉底:葉底可以體現(xiàn)茶葉質感及老嫩程度。色澤明亮且質地一致,說明制茶工藝良好。葉底的芽尖及組織細密、柔軟、多毫則說明茶葉嫩度高。
茶水比與浸出物速率
物理變化為主,如若水中含有大量鈣鎂離子,可能與茶葉中的茶多酚等物質螯合,也可以說存在化學變換, 物理變化是肯定有的。
泡茶主要屬于物理過程,是茶葉里的有機或無機物質溶解于水的過程(茶檢測指標中浸出物比率)。但是嚴格地說,其中一點點化學變化都沒有是不可能的,尤其當你用開水長時間沖泡的時候,應該是化學變化。
擴展資料:
物質的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的是化學變化,有的是物理變化。把木材加工成家具、泡茶葉時茶葉中的物質溶解到水里、利用物質的熱脹冷縮原理制作的溫度計等等這些是物理變化。
茶葉不可以一直浸泡在水里,泡太久不僅影響口感,還會導致茶葉氧化,滋生細菌。泡太久第一口喝下去的茶太濃了,反而沒有甘甜的效果,喝了之后會口渴。所以,茶包不能一直泡著,茶包的浸泡時間很重要,根據(jù)不同茶種就需要浸泡的時間就不一樣。
茶葉中的水浸出物含量
六堡茶是一年四季都能采制的茶,并且都有特色。
最近的采茶時節(jié),就是霜降了吧。六堡霜降茶屬于傳統(tǒng)工藝六堡茶。而傳統(tǒng)工藝六堡茶中比較常見的還有社前茶、明前茶、冬茶這幾種。但是,這些茶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就來簡單的總結一下這些“拗口”的六堡茶吧!
一、社前茶
1. 釋義: 春社前采制的茶。(春社,中國最古老的節(jié)日之一。按干支排列計算,通常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為春社。)
2. 成因: 由于六堡鎮(zhèn)地處桂東,氣候比較溫暖也比較濕潤。在一般的年份,春社前便已經有一到兩輪的采摘期,如果雨水和氣溫適宜,甚至可以達到三四輪。這個時段所采制的便是春茶中最早的茶——社前茶。
3. 特點: 社前茶是六堡茶里一個很有特色的品種,觀之,會發(fā)現(xiàn)和六堡茶傳統(tǒng)粗枝大葉的印象相去甚遠。它條索細幼,緊實干爽,以單芽、一芽一葉為主,黑亮油潤,參雜有部分嫩綠色芽頭。
4. 品飲: 用高溫水沖泡后,六堡社前茶的茶湯也和常見的紅濃陳醇的六堡茶湯有區(qū)別,清新杏黃色,干凈透亮,更接近綠茶的湯色。入口之后,茶香幽幽,滋味清爽,略有回甘。
總結:六堡社前茶雖然深受大眾所喜愛,但是由于六堡社前茶要采集比明前茶更早兩三周的葉芽,導致數(shù)量稀少。再加上社前茶至少需要陳放3~5年以后才有較好的香氣和口感,社前茶的價格才會都不便宜。但就茶葉內含物的豐富程度而言,并非越嫩越好,所以大家不必盲目追捧。
二、明前茶
1. 釋義: 清明以前采制的茶。
2. 成因: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茶樹體內的養(yǎng)分得到充分積累,加上春季氣溫低,茶樹生長速度緩慢,因此,茶樹發(fā)芽數(shù)量多,芽密,芽壯,嫩度好,3. 特點: 經過一個冬天的積蓄,茶葉其內含物豐富,水浸出物含量高,葉綠素含量也高,尤其是葉綠素A含量較高。明前茶的氨基酸含量相對較高,而具有苦澀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對較低,這使得茶葉入口香高而味醇,其營養(yǎng)也較高。
4. 品飲: 以2010年明前茶為例,干茶油潤緊細,色澤黑褐油亮,湯色橙黃,干凈透亮;聞花蜜香;回甘生津,繼而轉甜,口感層次豐富。
總結:明前茶是清明節(jié)前采制的茶葉,受蟲害侵擾少,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時,由于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fā)芽數(shù)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采摘標準的產量很少,所以有了“明前茶,貴如金”之說。
三、霜降茶
茶葉中水浸出物指的是
膨化食物是垃圾食物中的其中一種.它最大的危害是含鉛毒,積聚在人體內難以排出.血液里鉛含量高時,會影響神經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和造血系統(tǒng),造成精神呆滯,厭食,貧血,嘔吐等癥狀.
故膨化食物還是少吃為妙!
膨化食品的種類和原理
膨化食品,國外又稱擠壓食品、噴爆食品、輕便食品等,是近些年國際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食品。它以谷物、豆類、薯類、蔬菜等為原料,經膨化設備的加工,制造出品種繁多,外形精巧,營養(yǎng)豐富,酥脆香美的食品。因此,獨具一格地形成了食品的一大類。由于生產這種膨化食品的設備結構簡單,操作容易,設備投資少,收益快,所以發(fā)展得非常迅速,并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生命力。
由于用途和設備的不同,膨化食品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用擠壓式膨化機,以玉米和薯類為原料生產小食品;二是用擠壓式膨化機,以植物蛋白為原料生產組織狀蛋白食品(植物肉);三是以谷物、豆類或薯類為原料,經膨化后制成主食。除了試制出間接加熱式膨化機外,還用精糧膨化粉試制成多種膨化食品。
種類1.主食類:燒餅、面包、饅頭、煎餅等。
2.油茶類:膨化面茶。
3.軍用食品:壓縮餅干。
4.糕點類:桃酥、爐果、八件、酥類糕點、月餅、印糕、蛋卷等。
5.小食品類:米花糖、涼糕等。
6.冷食類:冰糕、冰棍的填充料。
上述食品中,有些品種如膨化面茶、印糕、壓縮餅干等全部是用膨化粗糧制成的;有些品種只摻入一定比例的膨化粗糧。
膨化技術雖屬于物理加工技術,但卻具有本身的特點。膨化不僅可以改變原料的外形、狀態(tài),而且改變了原料中的分子結構和性質,并形成了某些新的物質。
原理當把糧食置于膨化器以后,隨著加溫、加壓的進行,糧粒中的水分呈過熱狀態(tài),糧粒本身變得柔軟,當?shù)竭_一定高壓而啟開膨化器蓋時,高壓迅速變成常壓,這時糧粒內呈過熱狀態(tài)的水分便一下子在瞬間汽化而發(fā)生強烈爆炸,水分子可膨脹約2000倍,巨大的膨脹壓力不僅破壞了糧粒的外部形態(tài),而且也拉斷了糧粒內在的分子結構,將不溶性長鏈淀粉切短成水溶性短鏈淀粉、糊精和糖,于是膨化食品中的不溶性物質減少了,水溶性物質增多了。詳見下表:
膨化前后食品中水浸出物變化表(%)
成分
玉米
高梁米
膨化前
膨化后
膨化前
膨化后
水浸出物
6.35
36.82
2.3
27.32
淀粉
62.36
57.54
68.86
64.04
糊精
0.76
3.24
0.24
1.92
還原糖
0.76
1.18
0.63
0.93
膨化后除水溶性物質增加以外,一部分淀粉變成了糊精和糖。膨化過程改變了原料的物質狀態(tài)和性質,并產生了新的物質,也就是說運用膨化這種物理手段,使制品發(fā)生了化學性質的變化,這種現(xiàn)象給食品加工理論研究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
把食品中的淀粉分解為糊精和糖的過程,一般是在人們的消化器官中發(fā)生的,即當人們把食物吃進口腔后,借助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才能使淀粉裂解,變成糊精、麥芽糖,最后變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而膨化技術起到了淀粉酶的作用,即當食物還沒有進入口腔前,就使淀粉發(fā)生了裂解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膨化設備等于延長了人們的消化器官。這就增加了人體對食物的消化過程,提高了膨化食品的消化吸收率。因此,可以認為膨化技術是一種很科學、理想的食品加工技術。
膨化技術的另一特點是,它可以使淀粉徹底α化。以前使食品成熟的熱加工技術如烘烤、蒸煮等,也可以使食品的生淀粉即β淀粉變成α淀粉,即所謂α化。但是這些制品經放置一段時間后,已經展開的α淀粉,又收縮恢復為β淀粉,也就是所謂“回生”或“老化”。這是所有含淀粉的食品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這些食品經“老化”后,體形變硬,食味變劣,消化率降低。這是由于淀粉α化不徹底的原因。
膨化技術可以使淀粉徹底α化,已經變成的α淀粉,經放置后也不能復原成β淀粉,于是食品保持了柔軟、良好風味和較高的消化率,這是膨化技術優(yōu)越于其它物理加工方法的又一特征,它為粗糧細作開辟了一個新的加工領域。
優(yōu)點1.改善了口感和食味:粗糧經膨化后,粗硬組織結構受到破壞,再也看不出粗糧的樣,吃不出粗糧的味,口感柔軟,食味改善、好吃。
2.食用方便:粗糧經膨化后,已成為熟食,可以直接用開水沖食,或制成壓縮食品,或稍經加工即可制成多種食品。食用間便、節(jié)省時間。只要糧食部門或廠礦、企業(yè)、機關、學校供應膨化粉,在家庭或集體食堂都可以加工調制,成為名符其實的方便食品。
3.營養(yǎng)成分的保存率和消化率高;膨化過程對營養(yǎng)成分的保存率如何,見表1~3。從表中的數(shù)據(jù)來看,膨化食品的營養(yǎng)成分保存率和消化率都是比較高的,這就說明膨化過程對食品的營養(yǎng)并沒有影響,其消化率比未膨化的還要高些。
4.易于儲存:糧食經膨化,等于進行了一次高溫滅菌,膨化粉的水分含量都降低到10%以下,這樣低的水分,限制了蟲、霉滋生,加強了它們在儲存中的穩(wěn)定性,適于較長期儲存,并宜于制成戰(zhàn)備軍糧,改善其食用品質。
5.價格便宜:應用間接加熱膨化機,每公斤玉米加工成膨化粉后,加工費約為6分,也就是說每公斤膨化玉米粉的售價是2角6分。我國地方職工每月每人按10公斤粗糧計,每人的月開支只增加6角,這是人們在經濟上能夠承擔的。如果將來研制成連續(xù)自動膨化機,則其加工費還可再降低。
表1膨化前后營養(yǎng)成分含量表
營養(yǎng)成分
玉米
高梁米
膨化前
膨化后
膨化前
膨化后
水分%
16.80
9.6
14
9.2
蛋白質%
10.20
10.17
9.45
9.49
維生素B2
0.68
1.08
0.94
1.17
(毫克/克)
表2膨化食品維生素含量表
類別
膨化粗大米
粗大米飯
維生素B1(毫克/克)
0.53
0.30
維生素B2(毫克/克)
0.10
0.10
維生素B6(毫微克/克)
100.00
83.40
給生素E(毫克/克)
7.72
7.79
表3膨化食品消化率試驗表
類別
蛋白質消化率%
碳水化合物消化率%
膨化粗大米
83.80
99.45
粗大米飯
75.93
99.10
精大米飯
82.57
99.78
茶水浸出物含量
浸出物的含量計算公式
浸出物(%)=[(m2-m0)*100]/25*m1×100% 式中:m0蒸發(fā)皿重量(g); m1供試品重(g); m2干燥后蒸發(fā)皿+供試品重(g);
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和茶葉品質有何關系?
茶葉發(fā)粘是茶葉中的脂蛋白或多糖物質經長時間浸泡而產生的,可能是你才沖泡一兩次就浸泡到天明,茶水的精華還沒泡出來,里面那些營養(yǎng)物質浸泡那么長時間,都被泡出來了。
茶葉的水浸出物溶解于茶湯中,讓原本清列的水變成了有濃度的湯體。自然在口感上就會高于水的薄感。而當水浸出物總量足夠高,而茶湯濃郁度高時,粘稠的觸覺就會更加明顯。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