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苗木栽培技術,桂花樹怎樣種植長得快?
種植的桂花品種主要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桂花苗木栽培技術,并有少量籽桂和狀元紅桂。要種好桂花并連年開花,要注意以下三點:
1.桂花有三忌:一忌地勢低洼,二忌陰暗閉塞,三忌寒風勁吹。種植桂花宜選通風透光、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地方,但不能在西北風口處。
2.種植要兩宜:一是宜早春種植。2月上中旬桂花剛報芽時種植,不僅成活率高,而且當年能長出春梢。二是淺植,小苗不超過原苗圃的深度,帶土球的大樹土球入泥一半左右,上部堆土雍根,種后澆足水、踏緊。根周做成盤底狀,以便今后澆水不亂淌。
3.澄清一個誤傳。農村有種說法給桂花樹澆糞是對神仙不敬。實踐證明腐熟的人畜糞、羊棚灰等是桂花樹的好肥料。最好在落花后至入冬前施足基肥,春季報芽前和秋天開花前一個月結合抗旱施兩次追肥。
桂花應該怎么種植?。?/h2>
應選在春季或秋季種植,尤以陰天或雨天栽植最好。
種植方法
選在通風、排水良好且溫暖的地方,光照充足或半陰環(huán)境均可。移栽要打好土球,以確保成活率。栽植土要求偏酸性,忌堿土。盆栽桂花盆土的配比是腐葉土2份、園土3份、沙土3份、腐熟的餅肥2份,將其混合均勻,然后上盆或換盆,可于春季萌芽前進行。
澆水施肥
地栽前,樹穴內應先攙入草本灰及有機肥料,栽后澆1次透水。新技發(fā)出前保持土壤濕潤,切勿澆肥水。一般春季施1次氮肥,夏季施1次磷、鉀肥,使花繁葉茂,入冬前施1次越冬有機肥,以腐熟的餅肥、廄肥為主。忌濃肥,尤其忌入糞尿。盆栽桂花在北方冬季應入低溫溫室,在室內注意通風透光,少澆水。4月出房后,可適當增加水量,生長旺季可澆適量的淡肥水,花開季節(jié)肥水可略濃些。
光照溫度
在黃河流域以南地區(qū)可露地栽培越冬。盆栽應冬季搬入室內,置于陽光充足處,使其充分接受直射陽光,室溫保持5℃以上,但不可超過10℃。翌年4月萌芽后移至室外,先放在背風向陽處養(yǎng)護,待穩(wěn)定生長后再逐漸移至通風向陽或半陰的環(huán)境,然后進行正常管理。生長期光照不足,影響花芽分化。
擴展資料:
整形修剪
因樹而定,根據樹姿將大框架定好,將其他葫蘗條、過密枝、徒長枝、交叉枝、病弱枝去除,使通風透光。對樹勢上強下弱者,可將上部枝條短截1/3,使整體樹勢強健,同時在修剪口涂抹愈傷防腐膜保護傷口。?
一、除萌、抹芽:除萌和抹芽是在新芽剛剛萌發(fā)或新梢剛剛開始抽生的早期,新梢尚未木質化之前將它們抹除的一種方法。這一工作進行得及時,可以節(jié)省許多有機養(yǎng)分,促使保留枝條的快速健康發(fā)展。除萌抹芽的重點在幼樹近地面的根頸部位,一年要進行多次,特別在春、夏、秋梢旺發(fā)前要及時進行。
這些從不定芽、潛伏芽萌發(fā)的新梢,生命力強,抽生速度快,處理時間稍有耽誤,基部就會出現許多叢生枝。更有甚者,有些徒長枝徑直向上,與主干平行競爭,擾亂原有樹形。由于種種原因除萌抹芽未能及時進行,萌蘗已經長成,修剪時應該從基部徹底清除,不留活樁,否則,萌蘗越剪越多。??
嫁接后(枝接或芽接剪砧后)的除萌抹芽特別重要。由于接穗和砧木的愈合需要一個過程,往往是接穗尚未萌發(fā),砧木上的隱芽便萌動抽生,與接穗爭奪養(yǎng)分,降低嫁接成活率。即使嫁接成活,接穗抽生了新枝,萌蘗的生長勢還是強于接穗,處理不及時,就會嚴重影響接穗新梢的生長。所以嫁接以后的除萌抹芽要多次反復進行。?
二、摘心、扭梢:摘心和扭梢主要針對正在迅速生長的新梢進行。摘除新梢先端的幼嫩部分,可以控制新梢生長高度,促進枝條老熟,刺激側枝的分生。扭枝是將半木質化的新梢扭傷,通過損傷木質部的輸導組織,削弱該枝條的生長勢,并保留該枝條葉片的光合功能。
摘心和扭梢用于新梢生長勢的調控。桂花苗木基部分枝多,主干不明顯的時候,選留一個位置著生好,生長相對比較強的新梢,保留不予處理,對所有其他嫩枝進行摘心或扭枝,則保留的新梢由于頂端優(yōu)勢得到加強,營養(yǎng)集中,高度迅速增加。如此反復操作2-3次,可以培養(yǎng)出粗壯的主干。主干生長過于迅速,會出現太長太細或者出現競爭枝時都可以通過摘心進行調節(jié)。
三、短截、回縮和疏刪:小桂花苗生長老熟的枝條需要借助整枝剪進行修剪。短截又稱短剪,是將一年生的枝條剪去一部分,以減少該枝條上芽的數量,集中養(yǎng)分,促進枝條的增粗和分枝,刺激剪口芽抽生強枝。短截修剪多用于主枝延長枝的修剪。短截時應該注意選擇剪口芽的飽滿程度和芽位方向,通常選擇發(fā)育飽滿的芽作剪口芽,以抽生強的延長枝。
如果短截的枝本身生長太旺,春梢、夏梢和秋梢連續(xù)生長,單枝延伸過長,也可利用盲節(jié)的潛伏芽留作剪口芽,以促進枝條中下部分分枝。芽位的選擇主要是調節(jié)枝條的延伸方向。短截的輕重程度根據枝 條的粗度和希望達到的修剪反應刺激強度而定。對桂花來說,枝條的前端節(jié)間密,容易形成輪生枝,所以主枝延長枝的修剪,一般剪去枝條的1/3,以避免輪生枝的出現。
回縮是對二年生以上的老枝進行重短截的一種修剪方式。回縮修剪主要用于骨干枝的換頭,改變大枝的延伸方向,開張主枝角度以及調整枝序之間生長勢的平衡。
疏刪修剪是將枝條從基部完全剪除,主要用于處理生長過于密集的枝條。對于主枝延長枝,疏刪其下過密的輪生枝,以便集中養(yǎng)分,保證延長枝的正常生長。疏刪單位枝序的強枝,可以削弱該枝序的生長勢,起到平衡樹勢、改善光照的作用。
園林
周《客座新聞》中記載:“衡神詞其徑,綿亙四十余里,夾道皆合抱松桂相間,連云遮日,人行空翠中,而秋來香聞十里,其數竟達17000株,真神幻佳景”??梢姰敃r已有松桂相配作行道樹。在現代園林中,因循古例,充分利用桂花枝葉繁茂,四季常青等優(yōu)點,用作綠化樹種。
其配置形式不拘一格,或對植,或散植,或群植、列植。傳統配置中自古就有“兩桂當庭”、“雙桂留芳”的稱謂,也常把玉蘭、海棠、牡丹、桂花四種傳統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貴之諧音,喻吉祥之意。?
桂樹的木材材質致密,紋理美觀,不易炸裂,刨面光潔,是良好的雕刻用材。
桂花的園林用途廣泛,在科學不斷進步的今天,原產于南方的苗木已經引種到北方,廣泛分布在江蘇、河南、山東、北京、天津、大連、山西等地。桂花的綠化效果好,體現速度快,栽植當年既能發(fā)揮較好的作用。但是在北方栽植耐寒性一般,冬季需要特殊保護,才能安然越冬。
桂花終年常綠,枝繁葉茂,秋季開花,芳香四溢,可謂“獨占三秋壓群芳”。在園林中應用普遍,常作園景樹,有孤植、對植,也有成叢成林栽種。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桂花常與建筑物,山、石機配,以叢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臺、樓、閣附近。
舊式庭園常用對植,古稱雙桂當庭或雙桂留芳。在住宅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樹,能收到:金風送香的效果。在校園取“蟾宮折桂”之意,也大量的種植桂花。桂花對有害氣體二氧化硫、氟化氫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礦區(qū)的一種綠化的好花木。
桂花香氣撲鼻,含多種香料物質,可用于食用或提取香料。中國已形成湖北咸寧、湖南桃源、安徽六安、廣西桂林、貴州遵義、湖北武漢等集中種植桂花的地域。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桂花(中國木犀屬眾多樹木的習稱)
從植物生長習性來講,種植桂花苗(樹)的最佳季節(jié)首先是春天,其次是秋天。從經濟角度來講,種植桂花苗(樹)的最佳時間首先是秋天,其次是冬天。
桂花適應于亞熱帶氣候的廣大地區(qū),性喜溫暖、濕潤。種植地區(qū)平均氣溫14~28℃,7月平均氣溫24~28℃,1月平均氣溫0℃以上,能耐最低氣溫-13℃,最適生長氣溫是15~28℃;濕度對桂花生長發(fā)育極為重要,要求年平均濕度75%~85%。
怎么種植?1、桂花喜歡微酸性土壤。盆栽可選用山泥或腐葉土5份、園土3份、沙土2份混合調制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作培養(yǎng)土。
2、澆水要適時。澆水要掌握“二少一多”,即新梢發(fā)生前少澆,陰雨水少澆,夏秋干旱天氣需多澆。平時澆水以經常保持盆土50%左右含水量為宜。特別是秋季開花時如果盆土過濕,容易引起落花。陰雨天要注意檢查,盆內如有積水,需及時側盆倒水以免時間長了造成爛根。
3、巧施追肥。桂花春季發(fā)芽后約每隔10天施一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促使萌芽發(fā)枝。7月份以后施以稀薄的腐熟雞鴨糞水或魚雜水,或在上述肥液中加入0.5%過磷酸鈣,促進發(fā)芽分化。9月初施最后一次以磷肥為主的液肥,則桂花生長茂盛,開花多、味香。如果施肥不足,特別是磷肥不足,則分枝少,花也少,而且不香。
拓展資料:
桂花最適合在晚春的時候進行栽培,桂花樹植穴要挖的深且寬。定植時,用帶土球的大苗進行栽培。栽植的時候不要太深,必要的時候在平地進行推土栽培。如果植抹比較高大,定植時需要用木樁固定,同時大量的修剪。桂花移植的時候一般在3月到4月或者秋季的時候,在一定情況下,梅雨時節(jié)也可以進行移植。冬季的時候不能移植,這樣會造成桂花生長不良,推遲開花的季節(jié)。
桂花對土壤和水分的要求不是特別的高,土壤不易太濕,養(yǎng)殖桂花處不能形成積水,一旦桂花遇到洪澇災害,根部容易腐爛,葉子也會脫落,最后導致桂花樹死亡。桂花每年施肥兩次,冬季一次,夏季一次,冬季施肥可以促進來年枝葉茂盛,夏季施肥促進秋花繁榮。桂花在開花的時候澆水要有所控制,不然可能會造成落花。
參考資料:桂花――百度百科